新增感染者快速增長,北京如何應對?
(抗擊新冠肺炎)新增感染者快速增長,北京如何應對?
中新社北京12月15日電 (記者 杜燕)當前,北京新增感染者處于快速增長期。如何保障民眾就醫用藥需求?如何解決物資配送“最後一百米”問題?這是北京在疫情防控新階段需要作答的考題。
首要解決尋醫問藥之需
自今年11月起,北京新增感染者數量持續高位運行,當前仍處于快速增長期。北京當務之急,是解決尋醫問藥之需。
面對部分三級醫院的發熱門診外排起的長長隊伍,北京要求二級以上醫院和有條件的基層醫療機構均開設發熱門診或診室,增派人員力量。如今,北京全市醫院發熱門診增至300多家,全部二級以上醫院也開設發熱門診或診室,其中上百家24小時開診。
為了方便民眾就近就醫,北京349家正式運行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也全部設立發熱診區。一些區還設立簡易發熱門診。比如,西城區利用體育場館開設簡易發熱門診,邀請轄區大醫院的專業團隊坐鎮,設有臨時藥房、藥庫,不僅緩解醫療機構門診壓力,也為民眾提供便利、貼心的就醫服務。
民眾足不出戶也可線上問診。北京目前選擇了40余家互聯網醫院、近170家醫療服務機構通過線上方式提供健康咨詢、就醫指導和預約診療等服務。
不過,一旦出現緊急情況,北京衛生部門建議民眾撥打120急救電話。同時提醒民眾合理使用急救電話,為急危重症患者讓出生命熱線。
合力疏通買藥梗阻難題
目前,許多感染者選擇居家康復。如何買得到藥品安心居家?
連日來,一眾記者走訪藥品生產企業、流通企業以及藥品銷售門店,了解北京如何加大藥品供給,緩解買藥難問題,讓民眾看得到藥、買得到藥,且買得平價、買得放心。
在位于懷柔區的北京春風藥業(集團)固體制劑車間,機器轟鳴,一條全自動顆粒劑包裝聯動線旁,工作人員各司其職,埋頭分裝、稱重、裝盒、賦碼……目前,該雙黃連顆粒一天可生產約30萬袋、5萬盒左右,銀丹解毒顆粒每天可生產約12萬袋。
在順義空港保稅區的阿里健康倉庫,工作人員正忙碌著補充相關抗疫物資的供應;在西城區的華潤醫藥商業集團,員工們正積極“備貨”,加強與藥品生產廠家、供應商的聯係對接,並積極開拓渠道保障採購暢通和重點產品的調配供應。
當前,北京藥企加足馬力生產保供應,流通企業疏通流轉過程中的梗阻,藥監等政府相關部門合力加快藥品配送到醫院和零售藥店速度,努力保障民眾的用藥需求。
藥品的臨時短缺讓部分商家嗅到“發橫財”的機會。對此,北京嚴查惡意漲價、哄抬價格等違法行為。15日官方公布5起典型案例,其中一商家連花清瘟膠囊進銷差價率達538%,被罰款30萬元人民幣。
齊心暢通配送“最後一百米”問題
連日來,無論是購物還是買藥的線上訂單明顯增加。民眾怎麼才能快速、安全拿到所購物資、藥品?
疫情持續發展,北京“運力”略顯不足。在多部門協調調度下,快遞員正從四面八方匯聚到北京。據介紹,京東物流調派的千余名京外快遞員已陸續抵京,定向增援北京市內快遞末端配送。申通快遞已協調周邊省份抽調員工組成“突擊隊”,並與第三方人力資源公司合作增加臨時人員。在京菜鳥驛站則基本全部開放,提供免費保管和送貨上門服務,保障民生物品快遞及時接收。
各快遞企業積極調動全網資源加快補充末端服務能力,北京的各大連鎖超市也行動起來助力物流體係盡快暢通。
記者了解到,為讓更多民眾能網上下單,北京物美、永輝、京客隆等重點連鎖超市在門店外設立400多個自提點,方便消費者以“無接觸方式”拿取商品。華冠超市與房山區訂單量相對集中的社區加強對接,設立上百個社區團購點,每日分時段集中送貨至社區。
遇到物資實在短缺,民眾也不必心慌。在許多社區,居民自發成立“互助組”,將家中體溫計、消毒液乃至藥物等裝袋後挂在自家門把手上等待鄰居自取,或者直接“無接觸”送上門,以愛之名守護鄰里。
接下來,疫情走勢會怎樣?擁有2000多萬人口的北京,是否做足做好準備?北京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指出,北京要進一步把工作重心從防控感染轉到醫療救治上來,以民眾需求為工作導向,及時並有針對性地拿出實招硬招破難題、解民憂,確保防控措施調整轉段平穩有序,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