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鍛造“殺手锏” 培育千億新材料新能源産業

2022-11-24 09:00:00
來源:科技日報
字號

  ◎本報記者 謝開飛

  通 訊 員 藍駿山 邱孝聰

  【科技政策紮實落地看招】

  在全球冰箱冷櫃領域市場佔有率領先的真空絕熱材料,填補了國內關鍵材料領域空白的電子級三氟化氯産業化項目,廣泛應用於濕法冶金領域的國內首創超細金屬纖維技術……

  11月15日,記者從福建省龍岩市科技局了解到,擁有上述“殺手锏”的福建賽特新材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德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強綸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經遴選進入龍岩市新材料新能源科技企業培育庫。根據該市之前出臺的《關於做大做強新材料新能源産業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入庫企業在産業化項目攻關方面,單個項目最高有望獲得1000萬元支援。

  “《若干措施》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著力補齊科技創新短板,加快實現高水準科技自立自強,通過培育一批擁有‘殺手锏’技術的企業,力爭把新材料新能源産業打造成千億級産業,為推進全市産業高品質發展注入新動能。”龍岩市科技局局長王汝彬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説。

  用“殺手锏”助力科技自立自強

  氟化工是新材料産業的重要細分領域,是發展高端製造業所需的關鍵材料。其中電子級六氟乙烷氣體,國內90%以上的市場曾長期依賴進口。

  為此,福建德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引進多支國內高端人才團隊,與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等進行深度産業化合作,相繼開發系列“殺手锏”産品。在2021年福建省科技重大專項“揭榜挂帥”榜單中,“電子級六氟乙烷關鍵技術的研發”相關項目由其揭榜,項目將建立一條自動化示範生産線。今年3月,德爾科技“電子級三氟化氯産業化”相關項目,獲科技部首屆全國顛覆性技術創新大賽總決賽最高獎——優勝獎。目前,該公司正加快推進IPO上市的步伐。這是龍岩新材料新能源産業高速增長的一個縮影。

  據王汝彬介紹,龍岩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新材料新能源産業發展,在産業核心共性技術攻關、創新主體培育、強鏈補鏈延鏈等方面積極施策,先後出臺了《推動工業高品質發展二十條措施》《龍岩市“十四五”加快戰略性新興産業高品質發展實施意見》等政策文件。

  目前,龍岩已初步形成稀土新材料、氟化工新材料、鋰電新能源材料等5大重點産業鏈,新材料新能源企業90多家。2021年,全市新材料新能源産業實現産值416.4億元,增長33.1%;2022年上半年,實現産值284.7億元,增長32.9%。

  精準施策培育産業發展新優勢

  針對重大技術創新突破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將單個項目最高支援金額從50萬元提高到1000萬元;鼓勵企業開展前沿技術研究和佈局,單個項目最高支援金額可達300萬元……

  “《若干措施》堅持在優於現行有效政策措施的基礎上,在支援産業化項目攻關、前沿技術研究等方面提出具體專項政策,其支援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王汝彬説。

  其中一大亮點就是,以是否擁有“殺手锏”技術,以及技術突破後形成的産品市場潛力大小等為標準開展遴選,列出培育A庫和培育B庫,執行精準化扶持政策。“A庫企業”為能引領未來産業發展、現已發展壯大、産品擁有較強的競爭力等能力的企業,主要通過“點對點”“一對一”引導和幫助企業爭取國家、省重大項目、重大平臺等方式予以支援。“B庫企業”為技術先進、市場前景廣闊,近年已突破、或有望突破關鍵技術,但規模較小、亟須融資等扶持壯大的企業。目前,該市共遴選了培育A庫企業、培育B庫企業各19家。

  “圍繞科技創新、産業扶持等方面,為B庫企業構建産業化重大項目攻關、前沿技術探索、青年梯隊人才培養三位一體的關鍵技術攻關體系,力爭形成新的産業集群。”王汝彬表示,下一步,龍岩市科技局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勇擔科技自立自強職責使命,加大科技政策支援力度,對已經梳理出的項目,按照項目化推進工作落實機制予以推進,全力推動新材料新能源産業高品質發展,加快培育閩西革命老區高品質發展示範區新優勢。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