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和若鐵路打造沙漠幸福路(新知)

2022-07-05 18:20: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現象】6月16日,和若鐵路正式通車運營,引發社會關注。這條鐵路西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和田市、東至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全長825公里、設計時速120公里。和若鐵路的正式通車,結束了南疆洛浦、策勒、于田、民豐、且末等地不通火車的歷史,極大便利了沿線群眾出行和貨物運輸。與此同時,和若鐵路與南疆鐵路、格庫鐵路相連,形成了長達2712公里的塔克拉瑪幹沙漠鐵路環線,讓新疆各地之間、新疆與國內其他省份之間的貿易交流和人員往來更加便捷。

  【點評】

  長期以來,新疆和田市至若羌縣之間,缺少一條鐵路線。這些地區的各族群眾想乘火車出疆,需經喀什、阿克蘇、庫爾勒,翻越天山繞行吐魯番、烏魯木齊。打造便捷出行通道、推動區域互聯互通,是各族群眾的共同期待,對維護民族團結、助力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和若鐵路通車運營,成為填補該區域鐵路空白的關鍵一筆。

  和若鐵路是一條典型的沙漠鐵路,地處世界第二大流動性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的南緣,有534公里分佈在風沙區域,佔線路總長的65%,建設和運營都面臨不小挑戰。沙漠修鐵路,治沙要先行。如何防風固沙、有效解決風沙危害,是鐵路建設的世界性難題。開工以來,和若鐵路的建設者們同步開展鐵路建設與風沙防護工程,因地制宜制定治沙方案:在風沙特別嚴重的地段,修建過沙橋,讓風沙從橋下穿過;在有水源條件的地段,栽植梭梭、沙棗、檉柳、胡楊等植物;在水源匱乏的地段,用大面積的沙障、草方格來固沙。3年多來,建設者們共修建草方格5000萬平方米,種植梭梭、紅柳、沙棘等灌木和喬木1300萬株,林帶覆蓋面積超過11萬畝,形成防沙護路的綠色屏障。

  “千里一根軌”,和若鐵路建設全部採用無縫鋼軌鋪設,是新疆境內一次性鋪設跨區間無縫線路最長的鐵路。無縫鋼軌由多條500米長鋼軌依次焊接而成,是減少行車阻力、助力火車提速的關鍵,不僅可以提高旅客乘車時的平穩性和舒適度,還能夠延長軌道使用壽命、降低維護保養費用。從栽樹植綠,到修建沙橋,再到應用智慧控制滴灌管網系統、預製裝配式橋墩工程科技等,面對風沙大、氣候乾旱、水源地少等情況,建設者們銳意創新、攻堅克難,破解了沙漠鐵路建設中風沙影響、自然環境惡劣、用水難及混凝土養護難等重重難題。一系列新工藝、新技術,見證著我國基建的硬實力,為世界沙漠鐵路建設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道路通,百業興。和若鐵路是一條綠色之路,也是一條便民之路、發展之路、團結之路。和若鐵路的開通大幅降低了物流運輸成本,洛浦的地毯、策勒的石榴、且末的大棗……借助和若鐵路,一批特色産品以更快的速度抵達全國各地。産品走出去,遊客走進來,將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鐵路沿線地區資源開發、産業培育、旅遊發展迎來新的機遇。同時,和若鐵路也為青海、西藏、甘肅、四川開闢了一條面向中亞、南亞的陸路通道,新疆“東聯西出、西來東去”的作用進一步凸顯。以此為依託,大力發展特色産業、培育獨特優勢,當地高品質發展的道路必將越走越寬,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廣度和深度也將不斷拓展。

[責任編輯:符海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