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最高法院捲入兩黨之爭,損害美國民主制度

2022-07-05 18:08:00
來源:中國網
字號

  隨著今年美國中期選舉的初選拉開帷幕,最近,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的黨派鬥爭也進入白熱化階段。

  民主黨主導的眾議院“國會山騷亂調查委員會”一連串舉行了6場公開聽證會,揭露前總統特朗普在“國會山騷亂”中扮演的不光彩角色。特別是最後一場聽證會,請來了特朗普時期白宮辦公廳主任梅多斯的女助手哈欽森作證。哈欽森在聽證會上爆料,特朗普聽説民眾聚集國會山後,一度在總統專車裏搶奪司機方向盤,並掐住制止他的隨身白宮特勤人員的脖子,要將車子開向國會山。他還在國會山騷亂當天撤走了參加他演説集會現場的金屬探測儀,聲稱這些來參加集會的人不會要了他的命。後來,大批現場群眾還去了國會山,製造騷亂。

  這一爆料引起美國輿論大嘩。民主黨人認為,哈欽森的證詞,坐實了特朗普參與、鼓動國會山騷亂的違法犯罪行為。

  不過,對於民主黨主持的聽證會,特朗普和共和黨嗤之以鼻,認為這是民主黨導演的一場鬧劇和政治迫害。眾議院少數黨黨魁、共和黨議員麥卡錫宣稱,眾議院議長、民主黨人佩洛西不讓他們舉薦的共和黨議員參加調查委員會,導致所謂的調查和傳喚證人存在程式問題。參加聽證會的證人都是民主黨挑選的,缺乏公正性。不僅如此,對於哈欽森的所謂重磅爆料,當事人表示,根本就沒有發生哈欽森所謂的搶奪方向盤事件,完全是哈欽森毫無根據的道聽途説,不足為據。

  在民主黨忙著“整死”特朗普的同時,美國最高法院也沒閒著。6月24日,最高法院以5比4的投票,推翻了1973年的“羅伊訴韋德”墮胎案,結束了美國近半個世紀的墮胎“憲法保護權”,將墮胎權重新回歸美國各州自行決定。此舉引發民主黨人的極大憤怒,一些女性選民和民主黨激進派甚至走上街頭進行抗議,拜登和哈裏斯也對這一裁決進行了強烈譴責。在投票推翻墮胎案的5名保守派大法官中,就包括特朗普時期任命的3名大法官,分別是戈薩奇、卡瓦納和巴內特。

  除了推翻墮胎案外,由保守派把持的最高法院還廢除了紐約州一項長達百年的攜帶槍支法律,取消在公共場合攜帶槍支的限制,允許公民在公共場合秘密持槍。此外,最高法院還推翻了一些州在中學裏對宗教的限制和歧視。6月30日,最高法院還以6比3的裁決,限制環保署規範發電廠碳排放的權力,認為環保署的嚴格限制做法缺乏法律依據。這將極大影響到拜登政府減少溫室氣體的減排目標。

  最高法院的這一系列具有明顯保守主義取向的裁決,讓民主黨人大為不滿,指責最高法院的6名保守派大法官已經淪為黨爭的工具,玷污了最高法院不偏不倚、超越黨爭之上的名聲。甚至有民主黨議員威脅,要大幅增加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數量,特別是將具有自由主義理念的法官任命到最高法院中,與保守派大法官相抗衡。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美國社會高度撕裂,政治鬥爭異常尖銳,在這種情況下,指望本就具有意識形態傾向的最高法院大法官,超越黨爭,置身事外,顯然不現實。從這個意義説,特朗普執政四年在最高法院大法官上的佈局,還頗有“政治遠見”。對共和黨來説,可謂“功德無量”。也因此,雖然特朗普飽受爭議,民主黨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但他卻依然是共和黨內的“無冕之王”。但是,對美國社會來説,原本應該超然物外的最高法院也捲入黨爭漩渦,受損的將不僅僅是最高法院的權威和聲望,還有美國賴以立國的民主制度。

[責任編輯:羅凱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