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習近平的文化情懷|“要加強古代遺址的有效保護”

2022-06-22 18:54: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北京6月20日電 題:“要加強古代遺址的有效保護”

  新華社記者施雨岑、徐壯、馮源

  2003年7月,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來到良渚遺址調研。在當地博物館一個小會議室裏,他觀看了良渚文化保護紀錄片,聽取情況彙報。

  良渚,意為“美麗的水中之洲”。在五千多年前,這裡曾經有一座規模巨大的城市,成就了燦爛的文明。

  新世紀之初,良渚遺址正處於保護與發展的矛盾中——

  遺址區分佈著30余家石礦,噪音大、粉塵濃。當地群眾説,家中桌椅半天不擦即可寫字作畫,考古學家痛心疾首地批評這一地區“炮聲隆隆如戰場”。

  習近平斬釘截鐵地説:“良渚遺址是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聖地,是不可多得的寶貴財富,我們必須把它保護好!”

  “習近平同志態度非常堅決。”良渚遺址發現者、考古學家施昕更的後人施時英對當時的場景記憶猶新。

  很快,這片“聖地”從“炮聲”中回歸寧靜,青山還綠,遺址重生。

  “從那時起,我們對良渚遺址的保護力度進一步加大。”時任杭州余杭區委書記何關新説,良渚遺址保護形成了立法、規劃、建設、環境整治等全方位展開的工作格局。

  考古,在穩定的工作環境下不斷迎來新的高潮。

  2007年,格局完整、規模宏大的良渚古城重現人間;2009年至2015年,由11條水壩組成、控制範圍100平方千米的良渚古城週邊水利系統顯露真容……

  

  2019年6月23日無人機拍攝的良渚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的宮殿區。 新華社記者 黃宗治 攝

  2016年,四位考古學家致信習近平總書記,希望促成良渚遺址早日申遺。習近平總書記專門作出重要指示:“要加強古代遺址的有效保護,有重點地進行系統考古發掘,不斷加深對中華文明悠久歷史和寶貴价值的認識。”

  2019年7月,在裏海之濱的亞塞拜然巴庫,第43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委員會會議一錘定音——良渚古城遺址列入《世界遺産名錄》。

  在會議現場歡慶的人群中,時任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劉斌感慨萬千:“總書記的關懷讓良渚遺址煥發光彩。申遺成功,意味著我們今後的責任與使命更加重大。良渚考古一定要向更深更廣的範圍拓展,以更加紮實的工作回報總書記的關懷。”

  在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南側約2公里處,不久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工作站站長陳明輝和同事們發掘了北村遺址,相關的發現有助於解答“建城之前良渚人來自何方”等問題。

  “探尋文明起源,是一個沒有止境的課題。”陳明輝説,“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斷加深對中華文明悠久歷史和寶貴价值的認識。這是我們考古工作者努力和奮鬥的方向。”

[責任編輯:竇謝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