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幹部下沉一線 治理提質增效

2022-06-15 19:23:00
來源:人民網
字號

  炎炎夏日,看著窗外枝繁葉茂的樹木,周繼紅又想起了那兩棵玉蘭樹。

  周繼紅是湖北省十堰市人社局副局長,今年以來,十堰市和茅箭區兩級發動各單位處級幹部下沉社區,聯繫對接社區工作,周繼紅負責五堰街道東嶽社區。不久前,東嶽社區翔泰公寓小區4號樓有居民反映,小區院內有兩棵玉蘭樹,因常年無人修剪影響採光。周繼紅積極同園林部門協商溝通,組織專業人員,對樹木進行了修剪,採光問題得到了解決。

  民生實事“怎麼辦”、社區資源“怎麼用”、下沉黨員“怎麼做”,這都是社區治理中需要統籌考慮的問題。茅箭區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建強隊伍、優化服務,搭建基層治理智慧平臺,鼓勵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切實為群眾辦好實事。

  整合資源 建好隊伍

  自從聯繫對接東嶽社區後,周繼紅感覺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東嶽社區黨支部書記張波也有同樣的感受。前兩年,張波常常覺得自己的工作不夠“實”,作為基層黨組織書記,她手上的工作力量不少,可是“明明下沉資源、下沉力量那麼多,怎麼就難聯動起來呢?”

  像周繼紅這樣的處級幹部聯繫對接社區,正是要發揮統籌協調作用,深化“社區吹哨,黨員報到”工作機制,選優配強各支隊伍,解決下沉資源整合不力的問題。

  在處級幹部聯繫對接社區機制下,茅箭區各個社區更有效整合社區工作者、小區黨支部書記、下沉黨員幹部、樓棟(黨小組)長、志願者、物業服務及業委會人員,鍛造出一支凝聚民心、善解民意的社區工作隊伍。同時,社區黨組織、駐社區單位成立“大黨委”,建立黨建聯席會議制度,構建社區黨組織和單位黨組織“同承諾、共服務、同發展、共監督”的協調機制,促使“大黨委”成員單位主動融入社區。

  對接需求 做好服務

  在二堰街道源園社區東方坐標城小區,一場社區黨組織、小區物業、居民代表共同參與的“聯席會議”正在召開。與會者逐條探討社區工作隊伍收集的群眾訴求清單:“小區部分老人出行不便”,由志願者接單落實;“小區高層供水水壓不足”,已反饋至市水務公司,正在處理……

  源園社區黨委書記熊燕回憶,要是換到以前,她得為這些事忙前忙後,解決起來的效率還不高。現在,她只要每月定期核實群眾訴求清單,再協調解決即可。

  為精準對接群眾所需,茅箭區深化打造“365有服務”品牌,以資訊化手段細化網格管理、推動力量下沉,有效延伸社區治理觸角。為此,該區配套開發黨員幹部“雙報到”管理資訊系統,不僅減輕了基層的工作負擔,還提升了數據的精準度、供需的匹配度。

  數據賦能 用好平臺

  下班回家,小區大門、單元門智慧開鎖;遇到管道漏水、電路故障,社區工作人員5分鐘內到府解決……這樣便利的生活,茅箭區五堰街道濱河社區居民紛紛點讚。

  濱河社區屬於中心城區的老舊小區,社區共有居民1636戶、4348人,社區工作人員只有12名。為提升服務效能,茅箭區將濱河社區確定為首個智慧社區試點。現在,濱河社區居民有需求可通過“智慧社區”APP反饋,由社區工作人員接單處理。

  近年來,茅箭區統籌推進智慧城市、智慧社區建設,加快數據歸集、推動數據共用、拓寬場景應用,以大數據賦能城市治理。“我們將逐步推進基層治理智慧平臺全覆蓋,繼續用智慧方式助力社區治理,用科技手段為群眾提供便利服務。”茅箭區委書記張捍聲説。

[責任編輯:房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