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憑一己之力將一場國際峰會變成了“吐槽大會”……

2022-06-15 16:58:00
來源:環球雜誌
字號

  在拉美多國領導人缺席或抵制中開幕,又在上千人示威抗議中結束,在美國洛杉磯舉辦的第九屆美洲峰會真可謂“雞飛蛋打”,徒留“一地雞毛”。美方所作所為是“霸權政策”“嚴重錯誤”“不可原諒”,峰會“沒開始就已失敗”,美國“很尷尬”“成笑話”——連日來,從場內政要到場外抗議者,從拉美政要到美國學者,對這次“美國之敗”紛紛“打臉”和吐槽,相當犀利辛辣。

  01

  場內“打臉” 場外抗議

  美國以所謂“民主問題”為由拒絕邀請古巴、尼加拉瓜和委內瑞拉的領導人出席美洲峰會,卻遭現實“打臉”。拉美地區多國對此表示強烈不滿,墨西哥總統洛佩斯宣佈抵制,瓜地馬拉、宏都拉斯和薩爾瓦多等國僅派低級別代表團參會。

  會場內,直接“打臉”的尷尬場面屢有發生:

  9日,就在美國總統拜登發表演講後不久,貝里斯總理布裏塞尼奧走上講臺開啟“吐槽模式”,直言本次峰會的排他性“令人費解”。“如果不是美洲所有國家都在這裡,峰會的力量就會因他們的缺席而減弱,這是不可原諒的。”

  他還不太留情面地告訴端坐在幾米外的拜登:“對古巴的非法封鎖是對人類的侮辱,繼續造成難以言喻的痛苦,與我們的價值觀不一致。”

  阿根廷是今年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拉共體)輪值主席國。阿根廷總統費爾南德斯代表拉共體向美國提出明確抗議,並強調説:“我們想要的肯定是另一種樣子的美洲峰會。”

  繼貝里斯總理布裏塞尼奧上臺後,他當眾抨擊美國政府將個別國家排除在美洲峰會之外的做法“不可重復”。

  參會的墨西哥外長埃布拉德直言,墨方認為美洲峰會中出現的排斥行為是“嚴重錯誤”,任何人都無權這樣做,墨方也不接受單方面干涉行為。

  峰會舉辦地洛杉磯連日來已發生多次抗議活動,並在10日峰會落幕之日掀起最大規模。抗議者尼諾布朗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我想傳達給拜登的資訊是,如果你想舉行美洲峰會,必須讓所有美洲國家都坐到會議桌旁,不能把一些國家排除在外,不能自己單方面武斷地説誰民主、誰不民主。”

  02

  人雖缺席 吐槽不缺席

  墨西哥總統洛佩斯不僅拒絕出席美洲峰會,還公開抨擊美國將部分國家排除在外的政策“過時、陳舊且不公”,必須盡一切可能改變這種危害國家主權的“霸權政策”。他還説,反對封鎖、歧視及“一如既往的干涉主義政策”,呼籲美洲國家團結一致,開啟美洲大陸全體人民和國家關係的新階段。

  古巴外長羅德里格斯日前在社交媒體發文説,這場“反民主並帶有排斥性的”會議是美國政府的一次失敗,對美洲地區的傲慢和輕視蒙蔽了美國的視線,如果美國政府繼續堅持在美洲實行門羅主義和霸權主義,將註定失去信譽並受到孤立。

  03

  美國“孤立的是自己”

  美國匹茲堡大學客座法學教授丹尼爾科瓦利克長期關注美國拉美政策。他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直言,由於多國缺席和抵制,會議“沒開始就已經失敗了”,“不會取得任何實質性成果”,美國“很尷尬”“成笑話”。

  “美國總是嘴上挂著自由和獨立,卻不尊重其他國家和人民的自由和獨立。”科瓦利克説。他分析説,美國“孤立”和“懲罰”古巴、尼加拉瓜和委內瑞拉,是因為它們尋求獨立外交政策,堅持適合自身的經濟路線,希望利用本國資源滿足人民需要而不是被美國剝削。

  他説,美國從未平等對待拉美國家,似乎理所當然認為在該地區擁有説一不二的影響力,一些國家早就對此不滿,這次美洲峰會的尷尬反映出美國在西半球包括拉美地區影響力進一步下滑。比如,墨西哥與美國接壤,是美國主要貿易夥伴之一,也是西半球重要國家,當美國高調舉行主場外交活動,墨西哥作為近鄰兼夥伴卻拒絕出席,“説明瞭很多問題”。“美國孤立的是自己。”他説,“一些國家已經厭倦由美國決定它們可以跟誰説話、可以跟誰做朋友以及可以擁有什麼樣的經濟。”

  他進而指出,事實上,美國的影響力已經持續下滑了很長一段時間,只能靠蠻力維持,在拉美以外地區也是如此。

[責任編輯:滕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