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經濟巨輪破浪前行的科學指引(思想縱橫)

2022-05-27 10:33: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為了更好指導我國經濟發展實踐,既要堅持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更要同我國經濟發展實際相結合,不斷形成新的理論成果。”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觀大勢、謀全局,勇於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成功駕馭我國經濟發展大局,形成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有力指引中國經濟巨輪沿著正確航向破浪前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是推動我國經濟發展實踐的理論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最新成果,開拓了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人民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根本立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用,才會有正確的發展觀、現代化觀。”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著力激發億萬人民群眾發展經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取得了經濟發展的偉大成就,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創造了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具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理論品格,能夠充分發揮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廣泛調動各方面力量推動高品質發展,促進共同富裕,指引我國經濟邁上更高品質、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之路。

  堅持實事求是。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是我們認識事物、制定方針政策的重要認識論和方法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要堅持實事求是,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以調研、視察、考察、召開座談會等形式深入企業、基層、田間地頭研究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比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十八洞村考察調研時提出了精準扶貧思想。又如,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前夕,習近平總書記深入安徽、湖南等多個省份進行考察調研,多次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經濟社會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基層群眾代表、民營企業家的意見建議,謀劃“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深深紮根在實踐沃土之中,深入回答經濟發展的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

  從歷史和現實有機結合中分析機理、把握規律。恩格斯指出,政治經濟學本質上是一門歷史的科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最新成果,實現了歷史與現實的有機結合。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述了“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要內涵,並指出:“從歷史長過程看,我國經濟發展歷程中新狀態、新格局、新階段總是在不斷形成,經濟發展新常態是這個長過程的一個階段。這完全符合事物發展螺旋式上升的運動規律”“從時間上看,我國發展經歷了由盛到衰再到盛的幾個大時期,今天的新常態是這種大時期更替變化的結果”。同樣是在這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結合歷史和現實,結合一些重大問題,從理論上、宏觀上對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作出了重要論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從歷史和現實的有機結合中把握歷史規律、研究現實問題、回答時代課題,因而能夠有效統籌兩個大局,提出科學的因應戰略策略,大大增強了經濟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

  馬克思指出,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的程度,總是決定於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是滿足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的科學理論,系統回答了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奮鬥目標、根本立場、歷史方位、動力之源、發展路徑等重大問題,為我國經濟高品質發展指明瞭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學理化研究闡釋,使其更好為廣大人民群眾所掌握,轉化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強大物質力量,是擺在經濟理論工作者面前的重大時代任務。經濟理論工作者要勇於承擔起這個光榮的時代任務,深入學習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為彰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實踐力量貢獻智慧,為堅持和發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貢獻力量。

[責任編輯:滕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