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弗洛伊德遇害兩週年 美國非洲裔仍“無法呼吸”

2022-05-25 21:40: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2020年5月25日,“無法呼吸”的非洲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死於白人警察膝下,成為美國人權史上的恥辱一頁。在弗洛伊德遇害兩週年之際,美國各界近來再次展開對種族主義、暴力執法等頑癥的反思。

  美國輿論認為,弗洛伊德事件雖然嚴重衝擊美國社會,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美國種族主義問題積弊難改,非洲裔的處境並沒有得到根本改善,許許多多人依舊“無法呼吸”。

  無法呼吸

  2020年5月25日,46歲的弗洛伊德因涉嫌使用假鈔在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一家便利店中買煙遭警察逮捕。逮捕過程中,弗洛伊德被胸口朝下按在地上,其中白人警察德雷克肖萬用膝蓋抵住其後頸超過9分鐘,弗洛伊德反覆懇求,説自己“無法呼吸”,隨後陷入昏迷並失去生命跡象。

  弗洛伊德被“跪殺”在美國引發大規模、持續性的示威活動,抗議美國警察暴力執法和針對非洲裔的種族歧視。4名涉事警察被開除,肖萬被判二級謀殺等罪名成立,入獄22年6個月,其餘3人也被判侵犯民權罪成立。

  由《華盛頓郵報》記者羅伯特塞繆爾斯和托盧斯奧洛朗尼帕合著的弗洛伊德傳記近期引發美國主流媒體廣泛關注。這本傳記記述了貧窮的出身和美國的種族主義如何塑造了弗洛伊德的人生軌跡。塞繆爾斯説,弗洛伊德遇到的制度性障礙幾乎可以發生在任何美國非洲裔人士身上,這讓人感到害怕。

  出生在喀麥隆的美國暢銷書作者因博洛姆布埃在《大西洋月刊》上撰文指出,雖然肖萬入獄服刑,但正義仍未得到充分伸張。那些造成弗洛伊德之死的社會環境依然存在並不斷發展,正等候著下一個受害者。

  問題依舊

  弗洛伊德事件發生後,美國掀起移除公共場合邦聯雕像和紀念物的風潮,要求警務改革的呼聲也很高。然而,這一切並沒有真正改變美國社會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問題。兩年來,白人警察涉嫌對非洲裔暴力執法的事依舊接連不斷。

  今年2月的一天清晨,還是在弗洛伊德遇害的明尼阿波利斯市,特警隊員突襲市中心一處公寓。睡在沙發上的非洲裔男子阿米爾洛克被驚醒,他從被子裏探出頭來,手中有一把手槍,隨即被警方開槍打死。警方事後承認,洛克並非此次突襲要抓捕的嫌疑人。洛克家人説,他手中的槍是合法持有,當時的反應完全屬於正當防衛。

  美國埃默裏大學從事非洲裔美國人研究的教授卡蘿爾安德森指出,即使非洲裔人士手無寸鐵也會被視為威脅,而當他們手中有武器時,在別人眼中的“威脅”就會呈指數級增長,這就成了他們被剝奪生命的“正當理由”。

  據美國“警察暴力地圖”網站統計,2021年死於美國警察手中的人中,非洲裔佔比超過20%,而非洲裔佔美國總人口的比例為13%。美國非洲裔民權活動人士卡倫迪威廉姆斯表示,每當種族不公事件受到全國關注時,人們就會變得憤怒,走上街頭。而隨著媒體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問題上,人們對種族問題的關注就會下降。

  根深蒂固

  從17世紀到18世紀,數以百萬計的非洲人被作為奴隸販運到美洲殖民地,被強迫從事煙草、棉花等作物的種植和生産。此後,美國西進運動和廢奴運動引發了關於奴隸制存廢的大辯論以及血腥的南北戰爭。儘管主張廢奴的聯邦軍取得最終勝利,奴隸制被廢除,但種族歧視問題繼續困擾美國非洲裔群體。

  20世紀中葉,美國非洲裔忍無可忍發起大規模民權運動,在馬丁路德金等民權領袖的帶領下通過抗爭促成一系列旨在消除種族歧視的立法。然而,半個多世紀過去了,種族歧視問題還是沒有得到解決。蓋洛普諮詢公司去年公佈的一項民調顯示,近三分之二的美國人認為,針對非洲裔的種族歧視在美國普遍存在。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查爾斯布洛表示,兩年過去了,弗洛伊德事件所激起的變革期待正在慢慢消逝,全國性的實質改革被證明是一場幻想。通貨膨脹等話題現在比種族主義問題更受關注,美國社會對非洲裔民權活動的支援力度已經衰減。不要對美國抱太大希望,這個國家實現變革的意願十分薄弱。

  就在本月14日,美國一名18歲白人槍手在紐約州布法羅市一家超市內外開槍射擊,造成10人死亡、3人受傷,其中大多數是非洲裔。美國總統拜登稱,這一事件背後是白人至上主義的“毒藥”,美國一些人煽動種族主義是為攫取政治利益。

  《華盛頓郵報》網站刊文評論説:“如今,白人至上主義在肥沃的土壤中滋生,不僅得到處於邊緣地帶的種族主義者滋養,還得到自稱主流的政界人士和其他機會主義者滋養……我們需要談論的是,右翼政界人士和思想領袖如何利用取代理論這種邪惡毒藥來推進他們的自私目的——獲取競選捐款和選票,提高電視收視率以及獲得名聲。”(記者孫丁)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