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非洲裔青年馬丁被美國警察槍殺案十週年 民權人士:美社會種族歧視仍存

2022-02-28 14:37: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當地時間26日,美國紐約舉辦了一場紀念非洲裔青年特雷文 馬丁的活動。就在十年前的2012年2月26日,17歲的馬丁慘遭白人協警喬治齊默爾曼槍殺。這一案件在當年引發轟動,但齊默爾曼最終卻沒有受到懲罰。紀念活動中,美國民權組織領導人表示,“美國社會種族歧視仍然存在”,還遠沒有被根除。

  美國民權組織領導人 阿爾沙普頓:特雷文 馬丁是仇恨犯罪的受害者,10年後的今天,我們要以馬丁之名反對所有仇恨犯罪。我們必須清楚,美國的種族歧視還遠沒有被根除,我們要持續戰鬥,直至法律能給予所有人平等的保護,不論受害者或施暴者是哪個種族。

  

  2012年2月26日晚,白人協警齊默爾曼在佛羅裏達州桑福德市的一個居民區巡邏時,認為特雷文馬丁“形跡可疑”。齊默爾曼撥打報警電話後跟蹤馬丁,最終開槍打死了他。這一案件當時在美國引發高度關注,但在2013年的判決中,陪審團宣佈對齊默爾曼的“二級謀殺罪、過失殺人罪”等指控均不成立,宣佈齊默爾曼無罪。這一判決結果在美國各地激起抗議,也就是早期的“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

  

  近年來,美國再次因為非洲裔男子弗洛伊德遭警察跪壓致死一事陷入全國性的持續抗議之中,“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也成了反對種族歧視的口號。然而,在10年後的今天,示威者的立法訴求仍未得到滿足,美國系統性種族不平等現象痼疾難除。

  儘管弗洛伊德案引發了美國人對警察暴力執法和種族歧視的深刻反思。但近年來,非洲裔美國人遭警察暴力執法致死事件依然時有發生,美國主張白人至上的種族主義勢力仍在膨脹。很多分析人士認為,事實上,美國很多社會問題都與種族不平等密切相關,例如槍擊案頻發、毒品氾濫、不同種族間收入和財富差距巨大、教育和就業機會嚴重不公等等。

[責任編輯:孫海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