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上海戰疫錄)“滬”動進行時:中船外高橋造船“快節奏”復工復産

2022-05-24 12:5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上海5月23日電 (殷立勤嚴鵬)復工復産僅一週,造船即入快節奏。5月23日,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完成一船交付、兩船出塢三大生産節點,跑出了“加速度”,駛入了“快車道”。

  至此,中國船舶集團旗下的上海三大船企,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滬東中華造船(集團)有限公司和外高橋造船全面實現復工復産,且經營生産勢頭喜人,交船、接單、開工、下塢、出塢、試航等一個都沒落下,上海船舶工業重又回歸機器轟鳴、焊花飛濺的繁忙景象。

  當日交付離廠的是為新加坡EPS公司建造的一艘液化天然氣(LNG)雙燃料動力20.9萬載重噸紐卡斯爾型散貨船“諾瓦特拉山”號。同日出塢的是為日本三德公司建造的一艘21萬載重噸紐卡斯爾型散貨船、為交銀租賃建造的一艘LNG雙燃料動力11.9萬載重噸阿芙拉型原油輪。

  “諾瓦特拉山”號輪由外高橋造船自主研發設計的新一代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雙燃料動力船型,是今年初交付的“碧璽山”號輪的姊妹船。該船型長299.50米,型寬50米,型深25.20米,設計吃水18.40米,設計吃水航速14節,入級美國船級社。該船採用LNG燃料和傳統燃料柴油驅動,共配置兩個C型LNG燃料罐,燃氣續航力達到20,000海裏,可一次性滿足完成中國至澳大利亞航線兩個來回或者中國至巴西航線一個來回。在LNG燃料模式下,該船基本消除顆粒物和硫化物的排放,滿足國際海事組織IMO第四階段規範要求,具有“綠色、環保、節能、安全”等顯著特色。

  由於受疫情影響,致使“諾瓦特拉山”號輪原定於3月末試航的計劃被迫延遲。在中國船舶集團週密協調和上海市經信委、浦東新區科經委、高東鎮政府等大力支援下,經浦東新區政府批准,在全面落實防疫措施的前提下,該船于5月4日開啟試航。經過項目組、船東、船檢和相關服務商的精心策劃、充分準備和合力同心,首次將燃油、燃氣試航合二為一,並較計劃提前一天圓滿完成所有試驗項目,為最終的交船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當日出塢的兩艘船其完整性也均有較大提升。其中21萬載重噸紐卡斯爾型散貨船實現了全船主體結構完工交驗,機艙打磨油漆結束,機艙管路及甲板管係大部分交驗完成。11.9萬載重噸阿芙拉型原油輪則實現了多個貨油艙和管路系統的交付,機艙也達到打磨油漆狀態。同時,還完成了塢內另外兩艘半船起浮移位作業。

  值得一提的是,原先為外高橋造船提供船舶出塢及半船起浮協作服務的某專業船務公司,由於疫情的原因,一時無法到廠開展作業。為了確保按時完成出塢計劃,外高橋造船立足自身力量,特別成立了由公司領導擔綱的出塢專項工作組,精心組織策劃。經過對出塢作業難點要點的研判、風險隱患的系統排查、出塢全流程的沙盤模擬、作業現場的實操演練、多輪次的安全大檢查,同時以視頻遠端的方式,與船務公司一同研究制定完善出塢/移位方案和應急預案,確保了作業的萬無一失。

  自5月16日啟動復工復産以來,外高橋造船堅決貫徹落實上海市、浦東新區和中國船舶集團關於分批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産的部署要求,在嚴格執行“外防輸入、內防輸出、閉環管理、動態清零”的基礎上,立足“保重點、通流程、控規模、重成效”的工作策略,蓄力提升、小步快跑,加速推進産能和供應鏈的恢復。目前,大型郵輪、海上浮式生産儲油裝置(FPSO)等重點工程項目也相繼啟動。

  據了解,本週內外高橋造船還將完成2艘7000TEU集裝箱船、1艘11.4萬噸阿芙拉型成品油輪開工,2艘19萬噸好望角型散貨船下塢共計5個生産大節點,復工復産將進入提速擴面新階段。(完)

[責任編輯:陳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