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地評線】紫金e評:人人有責、人人共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2022-05-22 20:23:00
來源:新江蘇中國江蘇網
字號

  “生物多樣性使地球充滿生機,也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基礎。”5月22日,我們迎來一年一度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年的主題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地球不僅是人類的家園,也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園。人類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加大生物多樣性保護,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當前,生物多樣性在全球範圍內受到人類活動的嚴重威脅,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遭到破壞。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是全人類面臨的新挑戰。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通過構建科學合理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我國90%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和71%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物種得到有效保護,部分珍稀瀕危物種野外種群逐步恢復;提前實現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提出的到2020年保護地面積達到17%的目標;平均每年發現植物新種約200種,佔全球植物年增新種數的1/10……一系列舉措,無不彰顯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中國智慧,以及中國在建立地球生命共同體上的大量付出。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是中國主張,更是中國行動。在推動國內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同時,中國深度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認真履行已加入的生態環境相關國際公約,倡議成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先後與100多個國家開展環保交流合作,實施一大批生物多樣性合作項目,為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作出積極貢獻;從2019年起,中國成為《生物多樣性公約》及其議定書核心預算的最大捐助國……中國始終堅定支援多邊主義,以負責任的大國擔當、實實在在的行動,為構建地球生命共同體注入了信心和力量。

  “國際社會要加強合作,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地球是人類的共同家園,面對生物多樣性喪失等全球性挑戰,各國是風雨同舟的命運共同體。站在新起點上,國際社會要凝聚共識,加強合作,認真履行生物多樣性公約、濕地公約、瀕危野生動植物公約等生物多樣性相關的國際條約,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走綠色發展之路,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引領全球多邊環境治理,同心共建一個美麗的地球家園。

  保護生物多樣性,人人有責、人人共用。從我做起,踐行綠色低碳迴圈的生活方式,不亂扔垃圾,不食用野生動物,人人爭做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參與者、宣傳者、維護者,就能凝聚起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最強合力。讓我們一起守護每一個生命,守護我們的地球家園!(伍璨)

[責任編輯:孫海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