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習近平説,“袁隆平同志是一個楷模”

2022-05-22 19:07:00
來源:學習小組
字號

  一年前的5月22日,“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與世長辭。主送別廳裏擺滿花圈,其中一個寫有“習近平敬輓”。習近平總書記還委託時任湖南省委書記專程看望袁隆平家屬,轉達對袁隆平的深切悼念和對其家屬的親切問候。

  習近平強調,我們對袁隆平同志的最好紀念,就是學習他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信念堅定、矢志不渝,勇於創新、樸實無華的高貴品質,學習他以祖國和人民需要為己任,以奉獻祖國和人民為目標,一輩子躬耕田野,腳踏實地把科技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的崇高風範。

  一

  2013年“五一”勞動節前夕,作為全國勞動模範代表,袁隆平受邀來到全國總工會機關參加座談會。會上,他向習近平總書記説起自己的兩個夢:

  一個是禾下乘涼夢,夢想試驗田裏的超級雜交水稻長得有高粱那麼高,稻穗有掃把那麼長,谷粒有花生米那麼大,他坐在禾下悠閒地納涼。

  另一個是雜交水稻覆蓋全球夢。袁隆平算過一筆賬,全世界有1.6億公頃的稻田,如果其中一半種上雜交水稻,每公頃增産2噸,每年增産的糧食可以多養活5億人口。

  袁隆平説:“這就是我的中國夢,前一個是我真實做過的夢,後一個是我多年來的夢想。實現這兩個夢是我終生的追求。”座談會上,他拿出兩張超級雜交稻的照片遞給總書記。

  看到像瀑布一樣的超級稻,習近平説:“超級稻,真是顆粒飽滿啊。你這是一個偉大的事業。我們國家包括整個世界,現在還是要為糧食安全積極奮鬥。全世界還有很多人吃不飽肚子,我和很多國家在談合作時都談到糧食安全領域的合作,很多人都提到對我們農業的先進科技特別是雜交水稻這方面的合作。所以我們這項事業是造福祖國人民、造福世界的一項事業。”

  當時,袁隆平種植的第三期超級雜交稻提前實現了畝産900公斤的目標。在總書記面前,這位老人堅定地表示:“在我有生之年,畝産1000公斤我也不滿足,我還要向選育第五期、第六期超級雜交稻進軍,直到實現禾下乘涼夢。”

  習近平和大家一起為老科學家的豪邁氣概熱烈鼓掌。

  二

  位於海南三亞的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是袁隆平的“福地”。他不止一次説,雜交水稻的成功一半歸功於南繁。當地獨特的熱帶氣候有利於農作物加代繁殖,其他地方培育新品種要花8—10年,在南繁,這一週期可以縮短1/3甚至一半。

  2018年4月,習近平冒著30多攝氏度的高溫來到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見到袁隆平時,習近平問候説:“你身體還很硬朗啊!”袁隆平爽朗一笑,指向身後100畝的超級雜交水稻展示田:“謝謝總書記。看看我們的超級稻吧,很好看嘞!”

  那片水田裏,種著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最新成果“超優千號”。沿著田埂,習近平走進超級水稻展示田。走走停停,他低著頭仔細查看超級稻的長勢,時而指點,時而側臉與袁隆平交流。當聽到超級雜交稻品種屢創世界水稻單産最高紀錄,習近平十分高興。

  彙報中,袁隆平講起“超優千號”的趣聞。“有一次,我拿這種米給日本水稻專家品嘗,他們説,口感可以媲美日本高級水稻品種‘越光’,我説,‘越光’畝産800市斤,我們是800公斤!這麼好的稻子,印度專家看了都流連忘返!”

  十幾億人口要吃飯,這是中國最大的國情。在烈日炎炎的三亞,習近平強調,良種在促進糧食增産方面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要下決心把我國種業搞上去,抓緊培育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優良品種,從源頭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端穩中國飯碗,袁隆平深感重任在肩:“我們從事農業科研的人,要勇於把確保糧食安全這副擔子挑起來。”

  三

  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之際,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國勳章”。啟程赴北京領獎的前一天,他還專門下田跟超級稻告別。

  頒授儀式上,人們注意到,習近平和袁隆平説起“悄悄話”。接受採訪時,袁隆平笑著説:“總書記問我有什麼進展?我説,我們正在向1200公斤畝産衝刺!”在袁隆平看來,沉甸甸的勳章,既是鼓勵更是鞭策,“我不能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應該繼續努力,繼續攀高峰”。袁隆平趕回湖南後,第一件事還是看水稻。

  這位“看上去更像農民”的科學家,不在家就在試驗田,不在試驗田就在去試驗田的路上。晚年的袁隆平工作熱情不減,每天早晨8點起床,一邊看著屋後的雜交稻一邊做健身操。現在,很多人手機不離身,而他貼身帶著的是電子計算器,方便隨時隨地計算水稻産量。有人問袁隆平這輩子最關心什麼?他脫口而出“最關心雜交稻”。

  如今,袁隆平超級雜交水稻蒙自示範基地連續4年百畝片平均畝産超1100公斤;袁隆平“海水稻”團隊種植的10萬畝“海水稻”平均畝産穩定超過400公斤;雜交水稻推廣到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種植面積700多萬公頃......

  4年前,習近平曾在南繁田壟上聽袁隆平講稻穀。今年4月,習近平再次來到海南三亞。他説:“我們要弘揚老一代科技工作者的精神,袁隆平同志是一個楷模。”

[責任編輯:孫海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