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關注全民健:健身場地少、消費高等難題怎麼破?

2022-04-18 09:02: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盤活存量、擴大增量,破解健身場地少、消費高等難題

  多措並舉推動構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金臺視線關注全民健身①)

  本報記者 黃 超

  日前,中辦、國辦印發《關於構建更高水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意見》,提出進一步發揮政府作用,激發社會力量積極性,優化資源佈局,擴大服務供給,構建統籌城鄉、公平可及、服務便利、運作高效、保障有力的更高水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

  全民健身是全體人民增強體魄、健康生活的基礎和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內涵。從今天起,本報推出“關注全民健身”系列報道,聚焦構建更高水準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推動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城鄉區域均衡發展、夯實廣泛參與全民健身運動的群眾基礎等話題,邀請專家學者、幹部群眾説問題、提建議、談感受,敬請關注。

  ——編 者

  近年來,全民健身參與度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生活方式越來越文明健康。但一段時間以來,不少讀者來信反映身邊健身場地少、消費高等問題。有讀者表示,地方建了不少大型專業體育館,各種專業賽事的辦賽需求是滿足了,但群眾開展羽毛球、籃球、游泳、健身等運動卻找不到價廉物美的場地。群眾運動健身怎樣才能更便利?全民健身“最後一公里”問題如何解決?針對這些問題,記者在多地展開調查,尋找解決途徑。

  加強配套健身設施建設,讓城鄉社區健身“毛細血管”更加暢通

  據統計,截至2021年底,我國每人平均體育場地面積不足2.5平方米,經常參加體育鍛鍊的人數比例不到四成。城鄉社區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基礎“細胞”,也是長期以來的短板弱項。

  “現在,新建社區一般都會配套建設健身設施,但是像我們這种老小區就沒有。”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留言,建議在老舊小區增加健身設施,尤其是適合老年人運動的器材。

  陜西省西安市雁塔區讀者王婷來信説,有的社區綠化面積不斷增加,但只建設了一條步道,想要運動、健身、打球都沒有足夠的地方,“建議進一步挖掘社區‘邊角料’空間,劃分專門場地用於居民健身,或者開展羽毛球、乒乓球等常見運動”。

  近年來,隨著群眾參與健身活動日益積極,需求也逐漸呈現多元化特點,有的喜歡在專業運動場館打球、游泳、跑步,有的願意就近在戶外享受運動的樂趣。

  “最近幾年縣裏修建了不少公園,公園裏有草坪、涼亭,但供孩子們運動健身的設施卻不多。”浙江省縉雲縣讀者王偉祥説。對此,縉雲縣文廣旅體局體育科工作人員李超亞表示,公共戶外低齡健身設施能滿足青少年社交、鍛鍊、遊樂的需求,對他們的身心發展有益,經與建設部門對接,建議在改建時增加低齡健身設施,豐富公園功能。

  有不少中西部省份讀者來信建議,應當積極推動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據了解,為進一步解決群眾難以就近健身問題,國家發改委、國家體育總局去年印發關於全民健身設施補短板工程的實施方案,“十四五”期間將統籌利用各類中央資金,使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更加公平可及地惠及人民群眾。

  推動體育場館開放共用,逐步解決長期存在的“一場難求”問題

  陳先生在東南沿海某城市工作生活,平時喜歡運動的他發現,當地專業體育場館不少,但適合市民健身運動的基礎體育場館卻不多,很難滿足市民日常體育活動需要。

  “我們這裡建了兩個高標準的足球場,場地條件非常不錯,但相應地價格也非常高,還經常舉辦專業比賽,一般人很少去。除此之外,主城區很難找到適合大家踢足球的地方,僅有的幾塊場地十分搶手,往往需要提前一兩周預約,還經常訂不上。”陳先生説。

  記者調查發現,受經濟社會發展水準、城鄉規劃、建設用地等因素制約,一些地方全民健身場地設施還存在供給不充分、發展不平衡、不能適應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健身需求等問題。尤其是在佈局建設體育設施時,沒有充分考慮人口因素,場地少、消費高等情況。

  遼寧省葫蘆島市龍港區讀者宋博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留言表示,區裏的籃球場大多是單位公司修建,免費的戶外籃球場地少之又少,一些籃球運動愛好者只好到處找場地,“建議相關部門推動開放更多的文體公共基礎設施”。對此,該市相關部門表示,今年將逐步增加戶外籃球場地數量,同時,逐步加大體育場館對外開放力度,避免閒置。

  “我每週末都要帶孩子打籃球,但有限的幾個場館要麼價格很高,要麼距離很遠,還經常約不上。我發現,附近幾所高校都建有不錯的場館,但不對外開放,大部分時間處於閒置狀態。”西北某市市民李曄建議,在節假日、寒暑假期間,有序開放高校體育場所,為市民健身運動提供價廉物美的場地。

  福建省福州市的一位讀者來信表示,自己喜歡踢足球,但經常找不到場地,而有些公園建設了超大面積綠地,“能否利用閒置空地規劃建設一兩個人造草坪的標準足球場,滿足群眾足球運動的需求?”對此,該市有關部門專門進行了調查研究,並從市城鄉建總集團及園林部門了解到,建設標準足球場、籃球場、兒童活動區等戶外活動區域的規劃已經提上了日程。

  “在擴大增量的同時,更要盤活存量,對公共體育設施加大開放力度。”國家體育總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每年中央財政都安排專項資金補助公共體育場館開放。今年已會同財政部調整完善了補助政策,從原來補助大型公共體育場館,擴展到中小型體育場館等更多的公共體育設施。

  在浙江,當地制定了全省公共體育設施管理辦法,要求各地確保公共體育設施開放時間從每週不少於35小時延長到不少於70小時;公共體育設施在提供服務過程中確有成本開支的,可以適當收取成本費用,實行低收費開放。“過去3年,我們每年安排專項資金2000余萬元用於補助120余家大中型公共體育場館免費或低收費向社會開放,今年將達到4000余萬元。”浙江省體育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時期將新建省體育公園(體育設施進公園)250個、足球場(含籠式足球場)250個。

  優化資源配置,補齊服務短板,積極探索差異化全民健身路徑

  如何更好保障資源優化配置,有效解決設施供給不足問題?“關鍵是讓健身公共服務資源圍繞人轉、跟著人走。”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司長歐曉理表示,在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援全民健身場地設施時,要把常住人口數量作為一個重要的資金分配考慮因素,引導指導地方優先在人口密度大、輻射人口多、體育設施供需矛盾突出的位置,佈局建設公共體育設施,方便城鄉居民就近就便參與體育鍛鍊。

  中央財經大學體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建議,全民健身公共服務資源要補短板,向群眾身邊傾斜,合理規劃建設社會足球場、公共體育場和健身中心等設施,加強鄉鎮街道健身場地器材配備,構建多層級健身設施網路,支援社會力量建設“百姓健身房”。在社區實施健身設施夜間“點亮工程”,讓群眾有充足的照明時間鍛鍊。

  “部分城市的全民健身功能佈局還需優化,不同類型城市、不同城市形態要積極探索差異化的全民健身路徑。”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社會所副研究員范憲偉説,比如大中城市要加強多中心、多層級、多節點的全民健身資源佈局,縣城城鎮化要同步規劃建設健身設施;老城區可以鼓勵運用市場機制盤活存量低效用地,新建城區要科學規劃社區全民健身中心,建設與生産生活空間相互融合、與綠環綠廊相互嵌套的健身設施。

  北京體育大學教授林顯鵬認為,隨著城鄉交通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人們的活動空間和能力大幅拓展。人們越來越不滿足於以往就地就近開展體育活動的模式,越來越願意走向戶外、走向遠方,選擇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時尚、越來越綠色的運動方式。“建議構建跨城市、跨城鄉、跨區域的運動場地空間,科學合理地規劃運動場地資源。”林顯鵬説。

  此外,一些讀者還在來信中表示,健身設施要堅持全齡友好,培養對體育運動的愛好要從娃娃抓起,青少年宮等要充分發揮作用,向未成年人提供適宜設施、免費或低收費開放場館。老年人、殘疾人的健身需求要高度重視,營造無障礙環境,推動全民健身全民參與。

  《 人民日報 》( 2022年04月18日 10 版)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