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走近科技特派員:2021,他們為鄉村振興插上科技羽翼

2022-04-18 08:59: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二〇二一,他們為鄉村振興插上科技羽翼

  ——走近科技特派員

  作者:本報報道組

  《光明日報》( 2022年04月18日 01版)

  巍巍太行,天下之脊,孕育了“愚公移山”的千年傳奇。

  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一幅大型館藏油畫向世人講述著“太行山上的新愚公”的壯舉——

  畫中人李保國,河北農業大學教授。35年如一日紮根太行,帶領十萬鄉親開展山區生態治理與開發,甩掉“貧”帽、拔掉“窮”根,讓百萬畝荒山披綠……

  當代中國,脫貧攻堅奔小康,這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裏,一個又一個“李保國”將希望的種子撒向大地。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科技特派員!

  1999年春,為解決基層農業科技力量不足、科技服務缺位難題,福建省南平市將首批225名科技人才下派到農村生産實踐第一線。科技特派員制度由此發端。

  3年後,時任福建省省長習近平同志在《求是》發表署名文章,總結“南平經驗”,科技特派員試點隨之走進西北五省區,進而邁向全國;2016年,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的若干意見》,從此,科技特派員以制度的形式在大江南北推廣開來……

  田疇千里,“神兵天降”。

  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科技特派員制度推行20年來,堅持人才下沉、科技下鄉、服務‘三農’,隊伍不斷壯大,成為黨的‘三農’政策的宣傳隊、農業科技的傳播者、科技創新創業的領頭羊、鄉村脫貧致富的帶頭人,使廣大農民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總書記為科技特派員精準定位。

  2021年3月22日,正在福建考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武夷山星村鎮燕子窠生態茶園。聽説近年來在科技特派員團隊指導下,茶園突出生態種植,提高了茶葉品質,帶動了茶農增收,總書記説,要深入推進科技特派員制度,讓廣大科技特派員把論文寫在田野大地上。

  倏忽二十余載,科技特派員隊伍已壯大至數十萬人。“星星之火”,已然燎原!

  邁入新世紀第三個十年,踏上鄉村振興新征程的科技特派員們從未止步。科技興農,賦能“三農”,過去的2021,他們在平凡中走過了怎樣的不平凡?新一年的奮鬥,又有哪些目標?最近,本報派出採訪組,跟隨他們躬耕鄉野的身影,聆聽他們講述“點石成金”的故事,感受他們把“頂天”科技扎入泥土的熱切與執著……

  耕耘:科技的根深植泥土,才能種出“金疙瘩”

  ●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現代農業的星火怎樣傳遞?

  ●潛心實驗室搞科研,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里”能否打通?

  ●寫在田間地頭的論文,農民的“急難愁盼”如何作答?

  鏡頭一:

  “走上領獎臺時,心中抑制不住地興奮,總書記特別交代我要把成績寫在大地上。”

  2021年2月25日,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為他頒獎——“這是我2021年最幸福的時刻”。

  他,是著名農技專家趙亞夫。作為科技特派員,他紮根江蘇茅山老區數十年,駐點幫扶鎮江句容戴莊村,先後推廣農業新品種新技術250多萬畝。

  帶著總書記的囑託,過去一年,他行車總里程5.3萬多公里,在5個村成功推廣“戴莊經驗”,開展30多次技術培訓……忙碌依舊,氣象更新——經過不斷改進,當地越光水稻再生稻實現規模化種植,畝産增加300斤左右,一年産量可達1000斤!

  “2021年,我國糧食生産實現‘十八連豐’,中國人端穩飯碗更有底氣。這背後,是農業科技的支撐。”在趙亞夫看來,人才,是“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的關鍵。

  為此,他傾注了大量心血。

  “趙老師是我們農科院的‘老母雞’,‘孵化’造就了一批科技專業人才。”大學畢業後一直跟隨趙亞夫工作的鎮江市農科院研究員芮東明由衷讚嘆道。

  躬耕者説趙亞夫:

  現代農業走到今天,光靠農技人員還不夠,“輸血”只能緩一時之難,“造血”才能解永久之困,要變“授之以魚”為“授之以漁”!我現在每週要到戴莊村兩三次,主要就是培養新農民。我們成立了科技興農青年集體,大家“聚是一團火”,散在田間地頭就是“滿天星”。

  鏡頭二:

  “冬閒田”成了“增收田”,還能在播種季節忙收成!

  最近,浙江武義溪口村種植戶王秀權正忙著在田裏採摘黑木耳,“去年的5萬個黑木耳菌棒,賺了15萬元,這可比外出打工掙得多!”

  一直是單種水稻的“冬閒田”,王秀權怎麼想起來輪種上了木耳?這是科技特派員、浙江省農科院園藝研究所所長、國家食用菌産業技術體系崗位專家蔡為明的“妙招”。

  “武義,好一片青山綠水!而優質水源恰是黑木耳生長的必要條件。”蔡為明決定在武義推廣穩産高效設施栽培的“耳—稻”輪作技術,“簡單來説就是夏季種水稻,冬季種木耳。”

  想法很好,可當地百姓並不買賬。蔡為明技術團隊決定找個示範戶,手把手,帶著做!王秀權就是這個“吃螃蟹”的人。

  “錢支援,物支援,不如來個科技特派員!”王秀權激動地説,“什麼時候澆水、什麼時候通風,蔡老師安排得清清爽爽,連産量都給我‘打包票’,一年多賺好幾萬。現在,不少農戶正抓緊向蔡老師的團隊學習,想今年冬天就幹起來。”

  “2021年,我們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這些年能夠投身這一民族偉業,我由衷地自豪。但這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蔡為明告訴記者,“今年,我們要和武義的鄉親們共同推進‘耳—稻’輪作‘千畝億元’穩糧增收工程,用科技助力浙江26縣共同致富!”

  躬耕者説蔡為明:

  要當好新時代的科技特派員,必須找準農民的需求點,提供對路可行的技術。這和我們平時在實驗室裏做研究大不相同,既要深耕基礎研究,又要突破産業發展的關鍵核心技術。在解決實際問題中多點突破,才能又好又快發展。

  鏡頭三:

  “第一茬番茄賣了6000多元。現在,我正在大棚裏移栽小白菜、茄子、辣椒幼苗,不久這茬蔬菜就能上市了。”春寒料峭,在西藏自治區山南市乃東區雅投生態農牧蔬菜基地,瓜果蔬菜長勢正旺,村民多吉感慨,“全靠鄭老師教我們的大棚蔬菜種植技術,藏區也能種這些‘稀罕菜’了。”

  多吉口中的鄭老師,是四川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鄭陽霞。身為科技特派員的她,跑藏區、下涼山,2021年忙得不可開交——

  建設中的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雷波縣莼菜種苗基地,源於鄭陽霞和團隊從40多畝莼菜種苗中發現的一株特異種苗,與外面採購來的種苗相比,它可以提前20天發芽采收。“畝産提高10%,不僅産量提升大,品質也相當好。”

  但誰能想到,這個當地百姓賴以維生的莼菜,曾經差點絕跡。

  “那次可太危險了!莼菜一片片地倒。”雷波縣農戶回憶説。

  關鍵時刻,聞訊趕來的鄭陽霞,脫掉鞋子,捲起褲腿,跨入沒膝深的莼菜田中查看。“不只一片莼菜田有問題,葉腐病正在雷波全域暴發,産量驟減,情況很不樂觀。”鄭陽霞給出了判斷,並找出了“葉腐病暴發”“土壤貧瘠”“種苗老化”三大減産原因。

  從改進肥料和藥物配方入手,她用一塊田做試驗,邊幹邊摸索,問題被逐一攻克。

  有了産量,又培育出自主化種苗,鄭陽霞的心病消了,當地農民的盼頭更足了。

  躬耕者説鄭陽霞:

  總書記那麼多次勉勵咱科技特派員,作為其中一員,我倍感光榮,也更覺責任重大。看到老鄉面對根部腐爛的莼菜垂頭喪氣時,我心急如焚,只有一個念頭,“救活這裡的莼菜!”我的研究方向雖不是這個,但必須把這篇“論文”寫好。幸運的是,我們贏了!未來肯定還會遇到很多問題,但只要能為百姓做點實事,再難都敢嘗試。

  記者述評:

  趙亞夫、蔡為明、鄭陽霞,老中青三代科技工作者,數十萬科技特派員的時代縮影。

  穿梭山林、躬耕鄉野。他們的2021年,課堂在地頭、講稿挂枝頭。廣袤大地,科技的力量被深深印刻在盛世中國每一個前進的腳步裏。

  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歷史性解決絕對貧困問題;糧食實現“十八連豐”,中國人的飯碗端得更穩……這一年,從農業産業修復幫扶到農村社會發展全領域支撐,“三農”紅火的底色分外喜人。

  科技特派員,是見證者、參與者,更是貢獻者!

  2021年5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指出,運用科技手段構建精準扶貧新模式,為貧困地區培育科技産業、培養科技人才,科技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要想富,找亞夫!”老百姓知道,趙亞夫的農業科技項目到哪兒,富裕就到哪兒。草莓、葡萄、無花果、有機米……趙亞夫推廣一個成功一個,總是“撥亮幾盞燈,照亮一大片”。

  蔡為明心裏,總是對“科技特派員這個活兒”充滿敬畏。很多時候,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農民見不到效果不敢嘗試。只有把成果實實在在地做出來,才能把技術和産業都帶起來。

  而對鄭陽霞來説,最難是在路上。千山萬水大涼山,光是去,就已經“千難萬阻”了。她也曾遲疑過,但每每想到當地村民的生活,想到她惦念的種植基地和翹首以盼的種植戶,唯有選擇堅持……

  每個科技特派員都曾經歷各自的難與苦。

  但他們未曾放棄!

  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幹,領著農民賺——將農業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成果送到百姓家,平均每年轉化先進實用技術3萬餘項!

  開拓:為“三農”初心不改,擔使命道路更寬

  ●從綠色農業到金色産業,致富之門如何穩穩叩響?

  ●從田間授課到“雲上”服務,“智慧動能”何以無時不在?

  ●送技術又送“思維”,人的現代化怎樣更快實現?

  鏡頭一:

  “咱山裏貨賣到香港、澳門啦!”

  要説2021年湖南邵陽的農民有啥特別高興的事兒,這絕對算一件。

  茶油,因營養豐富而被稱作“油中之王”。湖南是油茶主産區,面積、産量、産值均居全國第一。湖南省林業科學院油茶首席專家陳永忠,已在邵陽當了13年科技特派員。他剛接觸油茶時,可是另一番光景。

  那時候,大部分農民放棄油茶改種其他經濟作物,甚至一些科研人員也轉了行。“油茶一年只能收一次,這‘虧本’事誰願意幹?”陳永忠明白,要改變落後面貌,不但要培育出高産良種,還要研究出實用良法來。

  他首先從施肥起步。農家肥難找,既散且重。陳永忠就琢磨出配方施肥技術,又建立起油茶測土配方查詢系統,為林農施肥提供技術諮詢。這些年,他把高産良種油茶技術引入邵陽鄉間,當地百姓感嘆:“活了大半輩子,頭一次見這樣施肥,真高效!”

  油茶樹變“幸福樹”,改變的不僅是百姓收入,還有他們對綠色農業的認知。

  “過去想提高産量,只知道可著勁撒肥料,現在我們是科學施肥,不多不少恰到好處。”如今,農民莫田清説起油茶,也如數家珍,“油茶四季常綠,保持水土,美化環境,符合國家綠色發展理念;油茶果榨出的茶油,天然、營養、健康,符合大眾消費升級的需求。”

  産量上來了,但傳統日曬脫殼法榨油效率低,“油茶果積壓賣不出去可咋辦呀?”農戶們有了新“愁事”。

  科技特派員為鄉親們想得深遠。2021年10月,陳永忠團隊“穿針引線”,一條日處理能力100噸的鮮果初加工生産線在邵陽建成投産,“增産不增收”的問題解決了。

  如今,陳永忠團隊育成的“湘林油茶”已在全國推廣400多萬畝。人還是那些人,山還是那片山,科技,讓致富之花開得更盛!

  躬耕者説陳永忠:

  改變種植習慣和方式並非易事。農村要富起來,單一産業是不夠的,既要宜耕則耕、宜林則林,還要良種培育、良法栽培,從綠色農業中發掘金色産業。現在,農民認識提高了、眼界開闊了,“有機”“生態”成了他們的“口頭禪”。現代農業科技的“金扁擔”,他們越挑越趁手。

  鏡頭二:

  “蘇老師,降雪結冰,芽兒被凍了,有沒有補救措施?”“蘇老師,黃精倒苗和不倒苗有什麼不同?”……每天一大早,福建省農科院高級農藝師蘇海蘭只要打開福建科技特派員“慧農信”平臺,來自全國各地的求助消息就會“砰砰”彈出。一一解答後,她會將關鍵操作技術要點發到工作群裏,並進行遠端指導。

  蘇海蘭是一名“80後”科技特派員,多年研究稀缺珍貴中草藥七葉一枝花。2021年的最後一天,她守在電視機前,聆聽習近平主席發表的新年賀詞。“習主席講話中‘踔厲奮發、篤行不怠’這八個字,讓我心潮澎湃。”

  今年2月底,江西井岡山上殘雪未消,跨省幫扶的蘇海蘭,急匆匆地從福州趕來,裹著棉襖上山察看七葉一枝花的萌芽狀況。她心裏放不下,“這種草藥一般是冬天倒苗,春天萌芽,很容易受到霜凍,萬一凍了,就救不了了。”

  已是兩個孩子媽媽的蘇海蘭經常戲稱,七葉一枝花是她的第三個寶寶。“她照顧種苗,比照顧孩子還細心。”井岡山市林業局的楊龍光感慨道。

  像蘇海蘭這樣跨省幫扶的科技特派員還有很多。有需必“派”、有求必“往”,不論地域、不分時間,他們助力“三農”的天地不設限。隨著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的應用,精準對接,雲上“問診”正成為新趨勢。

  躬耕者説蘇海蘭:

  現代農業對技術的需求是“井噴”式的,科技特派員的“工作場”也需要從田間延展到“線上”,拿起手機隨時隨地為農民遠端服務、線上指導、即時解難。隨著資訊化步伐的加快,從“會種”到“慧種”,大數據、雲計算與農業貼合越來越緊。

  鏡頭三:

  從杭州市區到溫州市泰順縣,400公里,地圖上看幾乎是一條筆直的南北線。但駕車一口氣開下來,卻要近6個小時。2021年,這條路,浙江大學新農村發展研究院教授汪自強開了不下5個來回。

  駕駛座上,65歲的他並不覺得累:“通過科技幫扶將才智融入鄉土,其樂融融!”

  算起來,汪自強已當了17年科技特派員。想當初,他對口幫扶的泰順縣,百姓守著一畝三分地,嘴裏喊苦,卻是手上閒著、腦子空著。

  “農民脫貧,不僅要靠農業技術的發展,還要靠眼界、思路,找到方法。”汪自強教農民拿起筆桿子,一起寫項目、出創意,做大做優農産品。

  倡導茶園機器代替人,摸索颱風破壞後的楊梅樹勢恢復技術,為當地土蜂蜜申請QS認證,研究豆腐柴開發……“不論蔬果還是茶葉,不論是哪個環節,老汪能幫的都幫。”仕陽鎮原副鎮長李元仲滿心感謝。

  嚴立超是汪自強一手帶起來的“養蜂大王”,他説:“別人給農民上課講理論,汪老師結合實踐想辦法,一對一教我們。”這一年,嚴立超成了汪自強的“致富二傳手”,他領銜的養蜂合作社,聯結著100多名社員農戶,輻射整個泰順的養蜂産業。

  泰順縣科技特派員臨時黨支部成立也有3年了,“老汪”擔任黨支部書記,他搭建起“科技e聯”特色黨建聯盟,發揮組織的力量,抱團發展。

  如今,鄉親們的腰包越來越鼓,有的家庭年收入翻了10倍!

  “中國共産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總書記這句話,汪自強時刻銘記。

  致富的需求千差萬別,一枝一葉連著豐收和富裕。“科技特派員要幫農民開闊思路,除掉鄉村振興路上那些‘頭腦貧困’的障礙。這也是我們作為共産黨員、作為科技特派員的責任和使命。”

  躬耕者説汪自強:

  精神上不脫貧,就難以徹底戰勝貧困。2021年,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科技特派員的技術領域、服務範圍,從傳統農業擴展到設施農業、數字農業、生態農業、經濟管理、市場行銷、鄉村規劃等方方面面。“打開新世界”的農民們,正在用科技“因子”激活傳統産業。

  記者述評:

  扶貧先扶志。有信心,才有志氣。

  從一人帶富一群人,到一群人帶火一個産業,再到一個産業帶動一方經濟。鄉親們心氣上來了,觀念更新了,致富的辦法和幹勁自然就有了。

  從加速科技成果在農村基層轉移轉化,到推動農村科技創新創業;從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到為農村特色産業發展開闢廣闊空間……天南地北,我們看到,科技特派員制度正在不斷升級深化,呈現新貌——

  浙江,探索推行“1人+1鄉”個人特派員、“1隊+1業”團隊特派員和“1家+1縣”法人特派員;

  湖南,在選派縣區科技專家基礎上,再選派醫療衛生、工業、環保、文化、旅遊、電商、金融等領域科技特派員;

  甘肅,率先提出並與東部協作省市聯合認定“雙地”科技特派員,進一步增強“造血”功能;

  黑龍江,利用多種線上服務平臺,通過“鍵對鍵”“屏對屏”等方式,助力抗疫備春耕行動;

  …………

  科技特派員制度走過22年,陳永忠的一番話道出了大家的心聲:“正是這樣良好的機遇和政策環境,讓我成就了個人的職業理想!作為科技特派員隊伍中的一員,我時刻感到振奮和自豪。”

  的確,能不振奮嗎?自2012年起,科技特派員制度被9次寫入中央一號文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是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支撐。要堅持把科技特派員制度作為科技創新人才服務鄉村振興的重要工作進一步抓實抓好。廣大科技特派員要秉持初心,在科技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不斷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的確,能不自豪嗎?從福建南平首批225名科技工作者開闢為農新天地,到數十萬名科技人才下沉服務“三農”,再到如今實現雲上“科特派”。一群人,一支隊伍,一股力量,持續不斷地將科技、資訊、人才、管理、資金等現代生産要素導入農業、農村,將致富的希望、幸福的種子植入鄉親們的心田和日子裏。

  山鄉大地,江河湖海,多少奮鬥激情,被科技特派員點燃!

  再出發:春風又綠希望的田野,科技特派員大有可為

  ●農民兄弟“科技范”越來越足,科技特派員如何再發力?

  ●他們富足了土地,這片土地又將給予他們什麼?

  ●幫扶之外,還有什麼能讓他們與鄉村深度綁定?

  鏡頭一:

  木耳肽、木耳活性多糖、木耳雙蛋白……在吉林省蛟河市黃松甸鎮,科技特派員、“木耳院士”李玉常能聽到這些頗具科技感的“時髦話”從農民嘴裏蹦出來。

  這個中國黑木耳之鄉和示範産業重鎮,在李玉帶動下,農民不僅栽培木耳致富,還有不少成了團隊新的技術員,僅派往貴州一地指導産業發展的就有20余人。

  經過多年科技幫扶,農民脫貧了,思想觀念也不一樣了,科學素質提升得不是一星半點兒。

  但在李玉看來,鄉村要振興,農業就需要進一步全面升級,邁入現代化、實現高品質、走向可持續。“這意味著,科技特派員不僅要打通科技推廣服務的‘最後一公里’,更要把農業與科技綁在一起,讓中國農業向市場價值鏈高端延伸。”

  為農人謀過往,展新圖。李玉與各地科技特派員,共同完成了對全國近10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村科技服務和創業帶動全覆蓋的歷史任務。2021年,獲得“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的他幹勁更足了。如今,他將加強種質資源基地建設擺在了首位。“我們團隊已經在甘肅祁連山、安徽金寨、四川雅江建立了保育區,在安徽規劃建設的‘中國菌物谷’,將力爭成為中國蕈菌種質資源高地!”

  還有更多計劃寫進了李玉的日程表:“從最近幾年的科技幫扶看,我們食用菌行業的短板是專業技術人才不足,因此要加大對這個産業人才隊伍的培養培訓。”

  面對中國食用菌産業發展,李玉想得更遠——農産品深加工,繼而打造産業鏈,進而再樹立品牌,讓中國食用菌的美名傳揚海外。

  躬耕者説李玉:

  科技特派員制度能夠為鄉村振興發展贏得未來,是群眾期待、鄉村需要、農業升級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曾説“把小木耳辦成了大産業”,這不僅是點讚,更是重要指示要求——發展叫得響、賣得好的品牌,提高中國菌菇的美譽度、影響力、競爭力。而這,離不開農業科技人員與農民的攜力奮鬥,離不開大家的聰明才智和苦幹實幹。走在鄉村振興的大道上,科技特派員,大有可為!

  鏡頭二:

  陽春三月,陜西白水縣林皋鎮北馬村的蘋果園裏,林秋芳正在給果樹修枝整形,“咔嚓”一剪刀,大拇指粗的蘋果樹老枝條,應聲而斷。放在以前,她擔心影響産量,可不敢剪,更捨不得剪。

  但現在,“專家説了,這就得剪!”林秋芳説的專家,就是科技特派員、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白水蘋果試驗站首席專家趙政陽。

  曾經,林秋芳是“借50元要跑三家”的貧困戶,正是在趙政陽的幫助下,她成立了白水縣秋林蘋果專業合作社,走上了蘋果産業化發展之路。現在,她是村民羨慕的“林百萬”。

  由貧困戶變成富裕戶的不只有林秋芳。2021年,我國已形成34個産值超百億元的鄉村特色産業集群,催生了7000多個農業産業化聯合體。經測算,目前農業全産業鏈條內農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比其他農民一般高30%以上。

  由“賣原料”向“賣加工品”轉變,由“賣大路貨”向“賣品牌産品”轉變,由“賣産品”向“賣服務”轉變……一條聚焦農業主導産業,發揮農業食品保障功能、生態涵養功能、休閒體驗功能、文化傳承功能,打造農業全産業鏈的康莊大道,就在眼前。

  服務“三農”,科技特派員也在教學相長中成就自我——從青年到壯年,趙政陽踏遍了渭北高原的溝溝峁峁、關中果鄉的村村落落。從改造廢棄的果園開始,他將白水蘋果試驗站建成集科研、示範、推廣、教學于一體的科技園區,更成為頗有影響力的一流蘋果試驗站。

  在這裡,他實現了蘋果雜交育種新突破,培育的‘瑞陽’‘瑞雪’‘瑞香紅’三個新品種,已被10余個省區引進試栽,在全國蘋果主産區推廣面積達20萬餘畝。

  “從目前白水縣推廣種植情況看,‘瑞陽’‘瑞雪’的經濟效益要比‘紅富士’翻了幾番,有望成為黃土高原蘋果産區的更新換代品種。”按照趙政陽的預期,“十四五”期間,將是白水蘋果新品種推廣的加速期,也是陜西蘋果産業轉型發展的關鍵期。

  “關鍵是怎麼提高科技含量,通過科技核心競爭力促進整個産業提質增效。”這是2021年趙政陽始終在思考的一個問題。

  果農都説:“趙教授,那是響噹噹!”但趙政陽卻説:“不是我改變這片土地,而是這片土地成就了我!”

  躬耕者説趙政陽:

  這是我們共同耕耘的土地,到處都是希望的田野。這幾年是陜西蘋果産業轉型發展的緊要階段,我看到了農戶從“要我發展”到“我要發展”的觀念轉變。為農民兄弟奔向幸福生活盡心盡力,是本分、是情懷,是一名科技特派員的責任和使命。

  鏡頭三:

  政策支援、項目傾斜、經費扶持……這幾年,科技特派員制度接連放“大招”,帶富了鄉親,科技特派員自己也“幹成了事兒,成就了事業”。

  3月,黃金茶春耕栽培的季節到了。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馬頸坳鎮竹寨村,王潤龍蹲在田壟上的白色薄膜邊,指導村民栽培技巧:“這裡株距可以稍微再寬一點,茶樹能長得更好。”

  身為湖南省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副所長,王潤龍在吉首進行了大膽的黃金茶種植技術革新。茶樹的長勢讓茶農們很快看到了成效,種茶熱情高漲。2021年,僅在隘口村,茶園規模就有18000余畝,全村每人平均純收入2萬多元。

  王潤龍與老鄉們建立起深厚情誼。但讓他寸步難離茶園的,除了難以割捨的這份情,還有建功立業的大舞臺。

  為了讓更多科技特派員與老鄉們愉快地“雙向奔赴”,“留得住、能戰鬥、帶不走”,從國家到地方,各項政策支援一個接一個落地。

  湖南為了確保各類項目向科技特派員傾斜,不僅在創新型省份建設專項中專門設立了科技專家服務團工作專項、科技特派員創新創業專項等,還開展了科技成果使用權、處置權和收益權“三權”試點。“從助理研究員到研究員,我一步步在成長。”王潤龍説。

  如今的王潤龍,看到喜歡的鮮葉原料,他“手都癢癢”。常常二話不説,擼起袖子,邊製作邊講解,十幾個小時不覺得累。他走到哪個茶廠,身後都跟著一群“粉絲”,“尤其是茶葉所那群研究生,經常打電話問我,‘王老師,明天到哪指導加工,帶上我吧!’”這些後繼者,讓王潤龍滿懷欣慰。

  在王潤龍的筆電上,未來的計劃清晰具體——選育一些或氨基酸含量高、或顏色翠綠、或發芽特早、或抗逆性強的單株品係,為黃金茶産業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品種支援。

  王潤龍給鄉親們勾畫的藍圖是綠色生態、有機茶園,茶園裏將是機械採摘、機械耕作。

  躬耕者説王潤龍:

  人人口啜香茗,家家杯盛“黃金”,是我最想看到的景象。要讓這樣的畫面成真,還得將綠色農業進行到底。“農”字裏有大作為大文章。只有將個人夢想融入中國夢之中,將一身才華、滿腔熱血、忠貞信念,投身於鄉村振興的偉大事業中,方能綻放科技特派員最美的精氣神。

  記者述評:

  農家有了新氣象,農田有了新景觀。奮進新征程,科技特派員如何展現新作為?

  “要樹立大食物觀,從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發,掌握人民群眾食物結構變化趨勢,在確保糧食供給的同時,保障肉類、蔬菜、水果、水産品等各類食物有效供給,缺了哪樣也不行。”

  “要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設施農業要食物,同時要從傳統農作物和畜禽資源向更豐富的生物資源拓展,發展生物科技、生物産業,向植物動物微生物要熱量、要蛋白。”

  今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高屋建瓴、深謀遠慮,已然為農業發展、農業科技指明瞭方向。

  新時代的科技特派員,不僅要做農民身邊的“活財神”,還要做生産觀念、生産方式順應科技潮流的“引路人”,農業産業發展的“明白人”,培養新農民的“牽頭人”。

  在西海固牽起山海情、窯洞種菇的林佔熺,讓“鹽鹼地變成高産田”的胡樹文,還有浙江淳安縣下姜村的那些致富貼心人,他們,不正是這樣的人嗎?

  做鄉村振興的“頭雁”,他們,讓廣大農民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當然,單向付出難以長久,雙向奔赴才能“共贏”。

  未來,科技特派員的潛力,如何充分挖掘並釋放?

  “應根據鄉村産業振興的新需求,加快培養和選派專業技術能力強、科學素質高的科技特派員,實現供求雙方精準對接。”這是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常委馬國湘的建議。他同時建議,加大政策協同、部門聯動力度,在科技特派員經費投入、職稱評聘、成果轉化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充分調動科技人才紮根農村基層、服務“三農”的積極性主動性。

  在採訪中,我們深切感受到,激勵保障科技特派員制度深入推進的體制機制在持續發力——

  “十三五”以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專項,對科技特派員支援項目總計250余項,累計投入2.19億元;

  科技特派員在派出期間5年內保留原工資福利、崗位編制等選派政策逐步落地;

  支援科技特派員以科技成果和智慧財産權入股、資金入股、技術服務和租賃經營等多種形式,與服務對象結成利益共同體;

  通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定向支援科技特派員,鼓勵地方各級科技管理部門加大政策創新與落實;

  科技特派員工作成效,成為職稱評聘、評先評優、選拔任用等的重要依據。

  2021年2月,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再次明確,“完善優化科技特派員扶持激勵政策,持續加大對科技特派員工作支援力度,推廣利益共同體模式,支援科技特派員領辦創辦協辦農民合作社、專業技術協會和農業企業。”

  從中央到地方,科技特派員制度的各類“利好”越來越實、越來越強——

  廣東,明確科技特派員承擔重點派駐任務,視同承擔省級科技計劃項目;福建,專項經費從4800萬元增至1億元;浙江,把經費補助標準從現在的每年5萬元/人提高至10萬元/人……

  把重點産業發展與農業科技發展相結合,各地為“科特派”營造的創新活水正在不斷升級——

  在陜西榆林,創辦領辦園區、資金入股、技術承包、反租倒包,科技特派員可以與農民共同創業,建立利益共同體,組建各種科技型專業合作社。

  在山東,“園區+科技特派員+基地+農戶”的創新創業服務模式正在推廣,農業科技園區、農科驛站、星創天地,科技特派員與農民“聯誼”的新組合越辦越紅火。

  但,也必須看到,總結科技特派員制度經驗,繼續加以完善、鞏固、堅持,仍然任重道遠。

  未來,當農業的多種功能被拓展、鄉村的多元價值被挖掘,我們期待,科技特派員與農民“風險共擔、利益共用”的利益共同體越來越多。

  未來,當科技特派員與農戶深度“綁定”,“幫扶”不再是單向的“幫”和“扶”,我們期待,各有所得、良性迴圈的合作新路越走越順。

  鄉村拂曉、山谷日暮,陪伴著科技特派員們的春夏秋冬。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他們付出、收穫、成長,改變著、希望著、奮鬥著……涓流匯聚,必將是澎湃巨浪。

  結 語

  豐收的力量藏在大地深處,科技的衝勁帶著種子破土。

  爛漫春光裏,每一個散發著泥土芬芳的講述,詮釋的皆是“綠葉對根的情意”。

  科技特派員制度,這項凝聚著習近平總書記親切關懷與殷殷期望的農村工作機制重大創新,深蘊的是中國共産黨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一以貫之的是融入中國人血液的“三農”情懷,彰顯的是農業大國邁向農業強國的時代宣誓。

  百年大黨,根植大地,心中最惦記的就是農民。

  揮別2021,從“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到“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三農”工作的重心已發生歷史性轉移。農業要發展、農村要宜居、農民要致富,離不開科技特派員這支隊伍!

  今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把確保重要農産品特別是糧食供給作為首要任務,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真正落實到位。

  為鄉村振興插上科技的羽翼,讓“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打下人才的根基,科技特派員始終在路上!

  萬萬千千的他們,正將科技的種子化作中華大地上的稻麥千重,正將民族復興的熱望化作強農富國的鏗鏘足音!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