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不致死”“零重症”“大號流感”?正確認識奧密克戎須破偽命題

2022-04-11 13:23: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不致死”“零重症”“大號流感”?正確認識奧密克戎須破偽命題

  中新社記者 王祖敏

  中國國家衛健委最新通報,4月9日中國內地新增本土確診病例1318例、無症狀感染者25037例。無法用人類肉眼看見的奧密克戎,讓中國內地的日增本土感染者數量再次刷新紀錄。

  但從今年以來,隨著奧密克戎逐漸成為流行病毒、所致感染者數量不斷攀升,有關奧密克戎“不致死”“零重症”“大號流感”等説法也一度甚囂塵上,導致少數人産生思想上的麻痹、防護上的鬆懈,甚至出現對“動態清零”策略和措施的抵觸與排斥。

  感染奧密克戎真的“不致死”“零重症”?奧密克戎只是“大號流感”?全球疫情形勢告訴我們:要想正確認識奧密克戎,須先破除這些“偽命題”。

  正確認識奧密克戎,須建立在尊重事實的基礎上。

  國家衛健委公佈的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中國內地新增確診病例為1.5萬餘例。中國內地于去年12月首次發現奧密克戎毒株,因此這一年的數據受奧密克戎的影響可忽略不計。而在奧密克戎流行的今年3月1日至4月9日的40天裏,其確診病例增加近5.5萬例,是去年全年的逾3.5倍。無症狀感染者數量更是跳躍式上漲,如上海在4月的前9天裏已報告近14萬例,恐還沒有哪一種“大號流感”能有如此能量和威力。

  另據通報,今年1-3月,中國內地累計報告重症和危重症近200例。截至4月3日,吉林省吉林市中心醫院本次疫情收治重型50名、危重型35名。國家赴吉林醫療救治組專家康焰明確表示,奧密克戎變異株對高齡患者、合併嚴重基礎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具有嚴重威脅。

  再來看看死亡數據。

  3月18日,吉林市報告2例合併基礎疾病患者的死亡病例,這也是中國內地近一年來首次出現死亡病例。

  據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介紹,2021年8-10月,全球以德爾塔毒株流行為主,英國每10萬人口16人死於新冠;而在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的奧密克戎毒株流行期,英國每10萬人口22人死於新冠。

  另據香港特區政府有關部門通報,截至4月5日,由奧密克戎引發的香港第五波疫情造成逾8000名病例死亡,比其前4波疫情造成的死亡總數還高出許多,病死率0.70%遠超流感。

  吳尊友因此強調:“奧密克戎毒株流行的危害依然嚴重,絕不是‘大號流感’。”

  正確認識奧密克戎,還須尊重科學。

  傳染性更強、傳播速度更快、更隱匿,感染者中無症狀者的比例大幅上升,成為外界對奧密克戎毒株的共識。有關專家認為,相對某些個體而言,感染奧密克戎變異株出現重症或死亡的概率或許是在下降,但作為一個整體來看,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播快、短時間內感染率高,使得受感染人群的絕對數更大,繼而導致發生重症和死亡的絕對數也高。

  專家指出,無症狀感染者只意味著感染者沒有症狀,但他們和確診病例一樣攜帶病毒,並具有傳染性,且會因本身沒有症狀導致隱匿傳播,極大增加防控難度。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稱,奧密克戎毒力下降只是相對既往毒株而言,目前來看,其危害性仍然明顯高於所謂流感。

  在奧密克戎引發的中國內地本輪疫情中,上海市和吉林省是兩大重災區。在對前期疫情防控進行總結時,兩地官方均有言:對奧密克戎認識不足、準備不充分,部分地區防控措施執行不到位。

  上海和吉林的反思也充分説明,對奧密克戎必須有足夠的重視,將其當成“大號流感”而放任,必將付出慘重代價。

  正確認識奧密克戎,還不能脫離中國基本國情和價值取向。

  有人認為,一些國家已恢復常態、或者説是“躺平”,中國可以效倣。且不説這些國家最終將出現何種局面,單是國情就決定中國不可能完全“躺平”。

  吳尊友曾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佈會上表示,中國是人口大國,一個非常小的發病率或死亡率,乘以14億的人口基數,絕對數就會很大。

  國家衛健委疫情應對處置工作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進一步表示,中國一直是疫情防控的優等生,總體感染人數相對較少。但中國地廣人多,一方面還存在資源的不平衡性,另一方面還有一部分人未完成疫苗全程接種,如果此時選擇“躺平”,不僅會前功盡棄,恐還會帶來現在所難以預料的嚴重後果。

  梁萬年指出,“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健康至上”一直是中國進行疫情防控的首要原則。“躺平”以被動免疫來獲取人群的免疫水準,需要付出極大的健康甚至生命代價,中國所做的是通過主動免疫和能力提升來戰勝疾病、減少感染。

  與國外相比,中國迄今新冠肺炎重症率和病死率低,恰是疫情防控成果的體現,也證明了中國一直以來堅持的防控措施,尤其是“動態清零”策略的正確和有效。在奧密克戎仍在肆虐之際,只有按照國家統一部署行動,並充分做好個人防護,才能贏得這場戰疫的最終勝利。

  奧密克戎不是“大號流感”,而是人類目前面對的強大對手。只有在戰略上充分重視對手,才能最終戰而勝之。

[責任編輯:孫海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