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北京冬奧會的人文遺産

2022-03-22 15:47: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作者:金元浦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勝利閉幕了,留給世界數不盡的美好記憶和無窮回味。

  國際奧會主席巴赫由衷讚嘆:“這是一屆真正無與倫比的冬奧會。”2008年在北京舉辦了一場無與倫比的奧運會,2022年又舉辦了一屆無與倫比的冬奧會,“雙奧之城”創造了雙重的無與倫比,在人類文明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留下了豐厚的文化遺産。

  2月20日晚,2022北京冬奧會閉幕式在國家體育場舉行。圖為閉幕式場景。(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 蔣雨師攝)

  2月27日,小朋友在山東省青州市一處滑雪場練習滑雪。王繼林攝(人民視覺)

  綠色節能的辦會理念,完善、精美的場館設施,優異精細的賽事管理……而更令人難忘的是,北京冬奧會突出展示了中國奧林匹克的人文境界、人民情懷,更展示了宏闊的全球視野和人類大愛,它是奧林匹克積極快樂的生活哲學和生命美學的完美體現和創新成果,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了磅薄力量。

  展示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

  奧林匹克運動會是體育盛會也是文化盛會,是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互鑒的平臺。北京冬奧會向世界生動展示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展開了一幅幅中華文化與奧林匹克精神交相輝映的美麗畫卷。

  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以二十四節氣倒計時開始,傳遞出獨特的文化韻味。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先民智慧的結晶,也是寶貴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體現了尊重自然、順天應時的理念。一滴冰藍色水墨從天而降,幻化為波濤奔涌的黃河,演繹了“黃河之水天上來”的豪邁詩情。綻放于鳥巢上空的“迎客松”、迎接運動員入場的“冰雕中式門窗”、融橄欖枝與中國結為一體的“大雪花”……一個個匠心獨運的設計,盡顯中國人的熱情、自信與開放。

  在冬奧會閉幕式上,“折柳送別”的動人場景,表現了中國式的浪漫情懷。初春的柳枝,柔嫩而富有朝氣,意味著生命、希望和成長。在中國古代,柳樹是寄託思念之樹,折柳是送別的重要儀式。冬奧盛會閉幕之際,通過折柳的形式,傳達了與各國友人依依惜別的深情厚意,體現了溫厚悠長的東方文化之美。

  北京冬奧會賽場內外鼓蕩著濃濃的中國風,讓參賽選手和世界各地觀眾留下深刻印象。從彰顯漢字之美的冬奧會會徽,到以國寶熊貓、中國燈籠為原型設計的“冰墩墩”“雪容融”;從展現東方神韻的冬奧場館建築“雪如意”“冰絲帶”“雪飛天”,到融入長城、烽火臺元素的滑雪賽道和跳臺;從靈感源自古代同心圓玉璧的獎牌,到採用非遺“海派絨線編結技藝”編織的頒獎花束;從“中國龍”戰衣、“孫大聖”頭盔、“千里江山圖”花樣滑冰比賽服,到禮儀人員服飾上的“瑞雪祥雲”“鴻運山水”“唐花飛雪”……觀看冬奧會,不僅享受了精彩絕倫的視覺盛宴,同時還能領略悠久厚重的中華文化的魅力。

  彰顯以人為本的奧運精神

  奧林匹克精神的核心是積極快樂的生活哲學和生命美學。奧林匹克運動強調所有人不論膚色不論貧富不論地位,都能通過自我鍛鍊、積極參與,擁有健康的體魄、樂觀的精神和對美好生活的熱愛。奧林匹克追求人的精神和力量的自由實現,它對人的身體極限的探索,對人類潛能的開發,對人的精神的錘鍊,都具有重要意義。正如國際奧會前主席薩馬蘭奇所説,它是“將身體活動、藝術和精神融為一體而趨向一個完整的人”。對於每個參與者來説,奧運會是一個盛大的節日,是一場快樂的體驗,是一種美的享受。奧運會的生命力在於大眾的參與,在於奧林匹克精神更廣泛的普及。

  “仁者,生生之德也。”中國人文精神的宗旨,是對於生命的關懷。從2008年夏季奧運會到2022年冬季奧運會,堅持以人為本的奧運始終是北京奧運精神的核心。它關注人、熱愛人、尊重人、提升人,追求人的全面和諧發展。北京冬奧會申辦成功以來,中國著力推廣冰雪運動,積極推進“南展西擴東進”戰略,使冰雪運動實現全國覆蓋。截至2021年10月,中國參與冰雪運動的人數達3.46億,冰雪運動參與率超過24%。這是中國推動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建設的偉大成就,也是中國促進世界體育事業發展的巨大貢獻。巴赫指出,中國在冬季運動方面取得的非凡成就,開啟了全球冬季運動的新時代,將使全球冬季運動參與度登上新臺階,讓中國人民和全球各地的冬季運動愛好者從中受益。

  當今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成為時代潮流,中國人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強烈地感受到對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由此帶來的人文精神的渴求。2008年奧運會的一個重大成就,就是喚醒了國人的健康意識、綠色意識、體育鍛鍊意識。2022年冬奧會則促進了中國冰雪運動的推廣和普及,彌補了中國體育“夏強冬弱”“冰強雪弱”的差距。今天,中國特色的奧運理念中,包含了當下中國人民樂觀向上的精神風貌、奮勇拼搏的昂揚鬥志、開闊包容的胸襟氣度,以及對人類共同文明的崇尚和發揚、對民族文化的強烈自信。

  凝聚“一起向未來”的偉大力量

  奧林匹克奉守“和平、友誼、進步”的宗旨,鼓舞大眾參與體育運動,追求“更快、更高、更強——更團結”,激勵世界各國人民特別是青年一代為建設一個更美好的世界而奮鬥。

  巴赫説,奧運會是全人類的一次偉大團結的聚會,給全人類帶來對更美好未來的期待。在今天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中,奧運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成為多元化世界中全人類希望、和平和團結的有力象徵。

  作為疫情發生以來首次如期舉辦的全球綜合性體育盛會,北京冬奧會展現了中國人重信守諾的決心和魄力,更向世界傳遞了不懼困難、戰勝疫情的寶貴信心。

  北京冬奧會嚴格落實“雙閉環”管理,完善場館防疫措施,有效防止疫情發生;“黑科技”鋪就“最快的冰”,促成了多項奧運紀錄和世界紀錄的誕生;冬奧會志願者們克服重重困難,以真誠親切的微笑和週到完善的服務贏得了世界的讚嘆……中國成功舉辦了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奧運盛會,為世界奧林匹克事業續寫了新的傳奇,也為疫情之下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益啟迪。

  奧林匹克新格言倡導的“更團結”,在北京冬奧會上得到完美詮釋。蘇翊鳴贏得金牌,不忘感謝加拿大名將馬克麥克莫裏斯對自己的激勵;谷愛淩奪冠後,第一時間為失利的法國選手苔絲勒德送上暖心的安慰;中國冰壺混雙選手淩智/范蘇圓與美國組合克裏斯托弗普利斯/維多利亞珀辛格賽後互贈徽章,唱響“友誼地久天長”……

  北京冬奧會集中體現了奧林匹克運動的精神內涵,表達了世界各國朋友在奧林匹克精神的感召下追求人類美好未來的共同願望,展示了中華兒女面向世界的博大胸懷。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續,國際社會應當弘揚奧林匹克精神,團結應對風險挑戰,凝聚攜手迎風雨、一起向未來的強大力量,譜寫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樂章。

  (作者為北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責任編輯:孫海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