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外媒述評:中國將以更有魄力舉措促增長

2022-03-09 19:28:00
來源:參考消息網
字號

  參考消息網3月8日報道 據彭博新聞社網站3月6日報道,中國制定了雄心勃勃的全年經濟增長目標,將聚焦點重新拉回財政刺激,應對目前的房地産市場下滑和不斷加劇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

  報道稱,雖然今年5.5%左右的增長目標為多年來最低,但仍高於普遍預測的5%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的4.8%。經濟學家説這個目標暗示著北京將增加基建開支,進一步降息,出臺更多措施穩定住房市場。

  報道分析,決策者力求確保經濟增速足以創造足夠的就業崗位,維護社會穩定;同時避免採取本身帶有風險的過度刺激措施,比如增加債務負擔或催生金融市場泡沫。

  報道指出,官員強調經濟穩定是重中之重,敦促地方政府增加支出。

  報道稱,2022年中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將增長8.4%。政府計劃利用之前的結余負擔開支增長,赤字率將降至國內生産總值(GDP)的2.8%。財政部部長劉昆説,通過跨年度的調節,中央本級財政調入一般預算的資金達1.267萬億元。

  渣打銀行大中華及北亞區首席經濟學家丁爽説:“中國制定的目標需要採取一定措施才能完成。目標仍在中國潛在增長率範圍之內,需要政策支援和地方政府的努力。”

  澳新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楊宇霆説:“5.5%左右的增長率很有魄力,暗示政府可能將採取更多措施阻止房地産市場下滑;烏克蘭危機是一個新的外部風險,特別是食品能源安全方面。這不能通過降息降準來解決。政府需要採取更多措施解決供給側的限制。”

  另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3月6日報道,中國將今年的GDP增長目標定在5.5%左右,為面臨國內外一系列挑戰的該國經濟設立了一個相對較高的目標。經濟學家認為,這也為未來幾個月出臺更積極的刺激措施鋪平了道路。

  經濟學家認為,較為激進的目標表明政府很可能會進一步加強干預,包括增加基礎設施開支。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貝爾特霍夫曼(郝福滿)説:“政府對增長的政策支援肯定會比去年更有力。”

  荷蘭商業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彭藹嬈説,一個潛在的轉變可能是加大對綠色能源的投資,這將有助於中國實現長期氣候目標,同時提升短期GDP。

  中國官方數據顯示,2021年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0.4%。野村證券的經濟學家預測,基礎設施投資增速今年可能反彈至7%左右。

  報道指出,當然,北京也沒有放棄刺激消費的努力。國家發改委近幾週出臺了新的政策以促進零售業消費,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到了此類措施。

[責任編輯:王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