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春光排闥而來,且潛心耕耘吧!——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系列評論之一

2022-02-23 10:14:00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犁鏵翻開沉睡的泥土、種子播入希望的田野——隨著春風勁拂,隨著春雨潤澤,大江南北依次進入春耕時節。

  2月22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發佈。這是21世紀以來第19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中央一號文件:五項舉措全力保障糧食生産,六個方面強化農業基礎支撐,多措並舉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以強基固本謀鄉村振興,一號文件再次凸顯了這個道理——中國人要端穩中國碗,中國碗要裝好中國糧!

  糧食,是國計民生的基石、是國家安全的底線、是民族復興的砝碼;

  糧食,是安民之本、是穩市之要、是備荒之策、是恤農之法;

  糧食,是應變局、開新局、穩大局的底氣,更是全球博弈的杠桿!

  2021年中國全年糧食産量再創新高,連續7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站在“十八連豐”的新起點,中國始終懷著這樣的清醒:

  雖然豐稔連連,但是,糧食生産,須臾不能放鬆!

  (一)

  糧食,是國計民生的壓艙石。

  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也是一部饑荒抗爭史。史冊裏隨處能看到刺目的字樣:饉、旱、兇、歉;典籍裏不時傳出這樣的悲鳴:“腹饑嗷鴻哀”“纍纍作餓殍”。

  歷代農民起義,無不以荒年為背景;“走西口”“闖關東”,無不由饑餓而驅動!

  正是因為糧食安全關係天下蒼生,糧食豐歉影響國運興衰,才有東漢班固《漢書》裏“洪范八政,食為政首”的強調,才有元代王禎《農書》中“無事而為有事之備,豐歲而為歉歲之憂”的殷囑。

  豈是中國如此?糧食安全的陰雲,始終籠罩在人類上空。

  歐洲歷史文獻記載,從西元元年到十八世紀,歐洲共發生饑荒350余次,幾乎每五年一次,幾乎每一次都帶來巨大政治經濟動蕩。1848年,僅僅一場馬鈴薯枯萎病的肆虐,就導致200萬人遷徙和死亡。

  豈是古代如此?受地區衝突、地緣政治、極端天氣等因素疊加影響,進入21世紀,糧食危機,仍是許多國家揮之不去的夢魘。

  目前,全球共有7.2億到8.1億人在饑餓中掙扎,較前一年增加約1.6億人。聯合國的數據,觸目驚心!

  缺糧,釀成了人間悲劇: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國家有1/4的人口缺乏營養,全球平均每3.6秒鐘,就有一名兒童死於營養不良;

  缺糧,激化了社會動蕩:全球仍有55個國家和地區深陷糧食危機。苦於糧荒,數以百萬計的難民流離失所;迫於果腹,不少國家兵燹紛起、戰火熊熊。

  縱觀歷史,二戰以來的富裕發達國家除了極少數以石油立足外,幾乎都是農業技術先進、農業生産水準較高的國家。而有些重工輕農的國家,不但國民經濟難以可持續發展,甚至連國家安全都難以保障。

  教訓歷歷在目,多少興與衰、戰與和、榮與辱的歷史大劇告訴我們:糧食安全是全局性、戰略性、政治性、底線性、長期性的問題!中國這樣一個有五千年文明史、14億人口的大國更要深知:任憑風起浪、須有壓艙石!

  越是連年豐稔,越要居安思危;越是身處順境,越要“有日思無日”。

  (二)

  糧食,是全球博弈的殺手锏。

  糧食生産“十八連豐”帶來糧穩國安的自信。需要注意的是,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交織疊加,我國糧食生産的“硬體”與“軟體”、“長板”與“短板”,必須放在全球競合的格局下丈量——

  中國,只有世界9%的耕地,養活著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

  中國,只有世界6%的淡水,是世界上13個最貧水的國家之一。

  中國,糧食年進口量已超過1.5億噸,佔年産量的兩成以上,進口糧供養人數接近美國的總人口。

  那麼,問題旋踵而至:一旦全球供應鏈出現危機,靠什麼來養活這兩到三億人?

  放眼全球,人口剛性增長、耕地面積下降、淡水資源緊缺、自然災害頻仍、國際動蕩加劇……這一切,將讓中國糧食供給長期處於“緊平衡”態勢。

  時空坐標之下,“中國人要把飯碗端在自己手裏”的判斷,何其用心良苦,何等深謀遠慮!

  遠有“服帛降魯梁”的教訓。

  齊桓公為圖春秋霸業,命令國中土地皆種糧食,但從上至下都穿絲衣,齊國由此絲價大增。魯、梁兩鄰國看到有利可圖,紛紛停止種糧而改種桑樹。短短一年多後,齊國下令全國改穿布衣並切斷對鄰國的供糧,“魯、梁之民餓餒相及”,兩國國君急令百姓返農,但為時已晚!

  近有疫情下供應鏈嚴重波動的警示。

  2020年,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緊急狀態,十多個國家“捂緊糧袋子”,紛紛限制糧食等農産品出口,有的高築保護主義城垣、甚至把糧食作為向特定國家施壓的武器,糧價大幅波動,全球供應鏈受到衝擊。在公共危機情勢下,一條波動的糧食鏈條,足以“攪動”金融安全、“束縛”經濟命脈、“捆綁”政治局勢。

  的確,糧食安全什麼時候都不能輕言過關!哪怕今天中國糧食供給矛盾已從“有沒有”轉變為“好不好”,哪怕糧食生産方向已從“量積累”轉變為“質提升”,哪怕人們的消費習慣已從“吃得飽”轉變為“吃得好”,狠抓糧食生産,仍不過時。使“中國飯碗”裝得更滿、把“中國飯碗”端得更牢、讓“中國飯碗”成色更足,都是一場須臾不可鬆懈的持久戰。

  靠別人吃飯,容易被卡住脖子;端自己飯碗,才能挺直腰桿!

  (三)

  醫理已然參透,妙方早就開出:“堅守耕地紅線,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

  將豐收的力量藏在大地深處。

  讓科技的衝勁帶著種子破土。

  藏糧于地的前提是,藏糧有地。面對建設用地擠佔耕地面積,耕地紅線已經退無可退的緊迫情勢,我們採取“長牙齒”的硬措施,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耕地“非糧化”,實現增減掛鉤、落實佔補平衡,牢牢守住了18億畝耕地紅線。

  藏糧于地的重點是,藏糧沃地。面對黑土地退化、土壤酸化、耕地鹽鹼化這些地力下降的嚴峻考驗,我們推廣保護性耕作、創新生態改良技術,建成8億畝旱澇保收、高産穩産的高標準農田,從容實現一季千斤、兩季噸糧,讓“望天田”變成“高産田”,讓“山荒聊可田”變為“地力常新壯”。黑土地,重新冒出了“油花兒”!

  植物沒有土壤就不能生長,但是,如果播下的是“跳蚤”,斷然不可能收穫“龍種”。

  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打好種業翻身仗……我國在“一粒種子”問題上下足功夫。“一花一天堂”,一粒種子則可以改變一個世界。今天,我國的良種覆蓋率達到了96%以上、對糧食增長貢獻率超過45%,水稻、小麥、大豆全部使用自主品種。中國碗裝上了中國糧,中國糧用上了中國種。

  良種離不開良法。從“大水大肥”到測土配方,從“二牛抬杠”到衛星治蟲,從“靠天吃飯”到“靠雲稼穡”……我國不斷加大農業科技創新投入,織密基層農技推廣體系,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0%,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達71%。瞧!千里平疇,無人機播撒良種;看!百里麥浪,機器人施肥收割。手敲鍵盤種良田,稻花香裏説豐年,這是怎樣一幅傳統與現代相融的盛景!

  地與技,“藏”的是高品質發展的思路,“藏”的是歲稔年豐、倉廩可期,“藏”的是中國糧食安全的永動力。

  腳踩厚土,身懷絕技,定能夯實豐收底氣、定能守住大國糧倉、定能立於時代潮頭。

  (四)

  察勢馭勢,以變應變。

  新百年征程鋪展在前,對糧食安全,我們有自信、有經驗,更要有對新形勢的應變之策、有對新挑戰的化解之道!

  藏糧于地,就要把握“地”的形勢:

  中國,依然處於現代化的爬坡階段,依然面臨城鎮化任務。連結起城鄉的橋梁、延伸到村口的公路、矗立在城郊的座座新樓,能帶來現代生活,也會進一步擠佔傳統耕地。

  對此,必須有“農田就是農田,而且必須是良田”的定力。牢牢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牢牢守住一年1億畝高標準農田建設目標,唯有此,才能牢牢端穩中國人自己的飯碗!

  藏糧于技,就要突破“技”的瓶頸:

  農業“晶片”面臨著“卡脖子”風險:有的種子“進口的按粒賣、國産的論斤賣”;部分糧食單産量低:我國玉米等作物平均單産量仍與美國有相當差距;農技推廣鏈條不長:一些地方,還很難讓觀念紮根人心、讓技術“長”進泥土……

  對此,須推進種業領域重大創新平臺建設、加快實施農業核心技術公共工程,讓“揭榜挂帥”激發研發活力、讓“部省聯動”理順創新制度、讓“田保姆”“鐵把式”“金扁擔”加快推廣普及。良種、良法多管齊下,方能托舉起“糧安”!

  藏糧離不開人,更應激發出人的主體力量:

  幾十年來,正是因為由農業科學家、農業科技工作者、科技特派員、新型職業農民組成的隊伍迅速在中華大地上壯大,讓智慧農機取代了“人扛牛拉”,讓測土施肥取代了“大水大肥”,讓育種除害的“國之重器”取代了“一把尺子一桿秤”的“科研”,才最終孕育出“十八連豐”的成果,才最終鑄就了糧安天下的壯舉。

  “十九連豐”“二十連豐”“三十連豐”……這一切,終要憑藉人的素質;

  “吃得飽”“吃得好”“吃得健康”……這一切,終要依靠人的作為。

  不要忘記——

  糧穩,就是穩住發展勢頭;

  糧安,就是安定大好局面;

  糧豐,就是豐實大國基業……

  雨水已過,那春,唱著跳著排闥而來。新綠正拂塞北江南,新的希望正悄然萌發,新的豐收正在生根發芽,朋友,且潛心耕耘吧!

  只要在春天裏灑下汗水,未來的日子,何愁不五穀豐登!

  (作者:關銘聞)

[責任編輯:孫海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