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擔心“被監控”完全沒必要

2022-01-14 18:15: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近日有外媒稱,參加北京冬奧會的運動員將受到中國政府監控,參賽運動員被建議僅攜帶“空白”手機和電腦到中國。這是境外一些反華勢力借冬奧會之機極力抹黑、污衊中國的謠言。事實恰恰相反,中國公民和各國赴華人員的隱私與資訊安全都會依法受到保護。

  中國政府一直是網路安全的堅定維護者,是保護網路和資訊安全的踐行者和推動者,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網路竊密活動。近年來,中國通過了網路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資訊保護法等多項法律。

  中國深知國際社會及廣大冬季運動愛好者對北京冬奧會充滿期待。中國所做的一切努力和準備工作,都是為了給世界奉獻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奧運盛會,促進各大洲人民間的交流和友誼。與此目標相違背的事,中國沒做過,也不會去做。

  一些外國參賽運動員對自身資訊安全的擔憂可以理解。不過,近期報道的一些案例再次警示國際社會,資訊安全的真正風險源頭究竟在哪。

  據丹麥媒體1月11日報道,丹麥國防情報局前局長拉爾斯芬森因涉嫌“洩露高度機密資訊”被拘捕。此前在2020年8月,丹麥媒體曾披露美國國家安全局可通過丹麥國防情報局自由獲取包括丹麥公民隱私資訊在內的網際網路原始數據。2021年5月,丹麥媒體又披露稱,美國國家安全局正利用同丹麥情報部門的合作關係監聽包括時任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內的多位歐洲國家領導人和高級官員。

  眾多證據顯示,美國長期以來大肆進行網路竊聽監視,是全球最大的“竊密慣犯”,是名副其實的“駭客帝國”。從“維基解密”到“棱鏡門”,從“方程式組織”到“梯隊系統”,不斷揭示出美情報部門監控全世界網路設備的惡行。不僅如此,美方一些人還多次賊喊捉賊,把“竊密者”帽子扣在中國頭上,利用媒體傳播等方式,大肆炒作,意圖扭曲中國的國際形象。因此,對於“冬奧運動員將被中國政府監控”的謠言,正在備賽出征的運動員們大可不必在意。

  北京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體現了國際奧會和國際社會對中國、對北京的高度信任。中國一直以實際行動,克服疫情等不利影響,認真開展籌備工作。盛會召開在即,各方有必要攜手排除各種干擾,共同努力推動奧林匹克運動和奧運精神在全球廣泛傳播弘揚,這才是真正尊重體育精神、保護參賽運動員利益的正確行動。(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郭言)

[責任編輯:張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