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徽評:打造競爭新優勢 強勁“數字經濟"新引擎

2022-01-14 17:00:00
來源:安徽新聞網
字號

  日前,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到2025年,數字經濟邁向全面擴展期,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10%,數字化創新引領發展能力大幅提升,智慧化水準明顯增強,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取得顯著成效,數字經濟治理體系更加完善,我國數字經濟競爭力和影響力穩步提升。展望2035年,力爭形成統一公平、競爭有序、成熟完備的數字經濟現代市場體系,數字經濟發展水準位居世界前列。

  當今世界,正進入數字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上世紀90年代,歐洲、日本等地區通過積極推進數字革命,産生了巨大成效。美國抓住數字革命機遇,創造了10多年的經濟繁榮。在新的時代背景、國際格局下,數字化轉型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創新發展的主要特徵。隨著全球數字化進程加快,我國數字經濟政策體系加速演進,數字經濟逐漸成為構築經濟增長的關鍵支撐。有關專家預測,未來幾十年是我國數字化改造提升舊動能、培育壯大新動能的發展關鍵期,是全面繁榮數字經濟的戰略機遇期。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發展數字經濟,全面實施網路強國戰略和國家大數據戰略,促進傳統産業轉型升級,數字經濟已成為重組要素資源、重塑經濟結構、改變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感測器、量子資訊、網路通信、整合電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新材料等戰略性前瞻性數字技術加速創新。“十三五”時期,我國加快培育新業態新模式,資訊基礎設施全球領先,産業數字化轉型穩步推進,新業態新模式競相發展,數字政府建設成效顯著,數字經濟國際合作不斷深化,推進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取得積極成效。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核心産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GDP)比重達到7.8%,數字經濟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雖然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很快,但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和短板。在美國矽谷,70%的創業公司都是技術驅動型,而中國,超過90%的創業公司都依靠商業模式來驅動。許多數字經濟頭部企業仍缺乏核心技術創新能力,更多的傳統産業還在數字經濟的大門外“徘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站在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高度,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發展安全兩件大事,充分發揮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賦能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催生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加快數字經濟發展,建設數字中國,是“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的重大任務,數字産業化、産業數字化是壯大數字經濟發展、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核心引擎。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世紀疫情,全面開啟數字中國建設新征程,我們要堅持“創新引領、融合發展,應用牽引、數據賦能,公平競爭、安全有序,系統推進、協同高效”的原則,協同推進數字産業化和産業數字化,賦能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培育新産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做強做優做大我國數字經濟,為構建數字中國提供有力支撐。

[責任編輯:張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