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為人民,靠人民 習近平這些話語為網路安全指明方向

2021-10-16 18:06:00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産黨新聞網
字號

  “舉辦網路安全宣傳周、提升全民網路安全意識和技能,是國家網路安全工作的重要內容。”

  10月11日至17日,以“網路安全為人民,網路安全靠人民”為主題的2021年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在全國範圍內展開,大力營造全社會共築網路安全防線的濃厚氛圍。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網路安全工作,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我國網路安全工作取得矚目成就,更以實際行動為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貢獻中國力量。

  網路安全:為了人民

  “沒有網路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資訊化就沒有現代化。”萬物互聯的時代,機遇與挑戰並行,便捷和風險共生。

  網路安全為了誰?習近平對2019年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國家網路安全工作要堅持網路安全為人民、網路安全靠人民,保障個人資訊安全,維護公民在網路空間的合法權益。”

  這一“堅持”,成為總書記倡導的“四個堅持”之首。

  對此,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網際網路協會諮詢委員會主任鄔賀銓解讀説,總書記提出的“四個堅持”不僅是維護網路安全的基本原則,也是我國網際網路發展的根本遵循。

  “‘四個堅持’首先強調的網路安全的人民性,這是做好網路安全工作的前提和出發點,也是網路安全工作的最基本的方法論。”中國傳媒大學人類命運共同體研究院副院長、教授王四新談到,堅持網路安全人民性,界定了網路安全工作的初心,指明瞭網路安全工作的方向。

  “網路安全工作只有堅持人民性,切實維護個體在網路空間的基本權益,讓普通用戶在使用網際網路過程中不斷增強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從根本上做好網路安全工作,為網路安全工作奠定更堅實的群眾基礎。”王四新解讀説。

  網路安全:依靠人民

  網路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中央網信辦會同相關部門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指導,不斷完善網路安全工作頂層設計和總體佈局。億萬群眾在網路安全中發揮主體作用,共同守護網上家園。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近年來,從網路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資訊保護法等重要法律的人大立法,到《國家網路空間安全戰略》《關鍵資訊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等戰略規劃、法律法規的制定出臺,再到《網路安全審查辦法》《雲計算服務安全評估辦法》等部門規章和規範性文件的發佈實施,網路安全法律法規體系基本建立。

  談及近年來的網路安全治理效果,王四新觀察到,網際網路法規建設工作成效顯著,基本構建了完整、體系化的網際網路治理規範,不斷豐富和完善網路安全的中國經驗、中國模式。

  鄔賀銓認為,我國網際網路事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網路安全為人民”的理念進一步落實,公民在網路空間的權益保障進一步加強。同時,公民自覺維護網路安全的意識不斷提高。

  “在總書記關於網路強國的重要思想引領下,中國網際網路呈現出蓬勃發展的生動圖景。數字經濟新引擎作用凸顯,網際網路深入參與社會治理,大眾數字生活日益豐富。”中國傳媒大學網際網路資訊研究院副院長李未檸談到。

  網路安全:命運與共

  當資訊化革命浪潮席捲全球經濟格局、利益格局、安全格局,各國在全球網際網路治理體系中休戚與共。

  “一個安全穩定繁榮的網路空間,對各國乃至世界都具有重大意義。”2015年12月16日,習近平在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

  正是在這篇演講中,習近平就共同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提出“5點主張”:加快全球網路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互聯互通;打造網上文化交流共用平臺,促進交流互鑒;推動網路經濟創新發展,促進共同繁榮;保障網路安全,促進有序發展;構建網際網路治理體系,促進公平正義。

  李未檸解讀説,總書記提出的“5點主張”,指引著生機勃勃的網路數字社會向前發展,有利於網際網路發展成果更好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網路安全,命運與共。王四新進一步解讀説,讓網際網路更好地造福地球村不同村落的所有村民,需要世界各國政府、非政府組織、技術社群和每一個網民的共同努力,積極參與共同構建更加安全的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

  從《網路空間國際合作戰略》的發佈,到杭州G20峰會《二十國集團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的簽署……“共同構建網路空間命運共同體”的提出,充盈著中國智慧,傳遞出負責任大國的勇毅與擔當。

[責任編輯:陳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