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丨專訪:“生態文明”是一份如詩般美麗、獨特的中國禮物——訪《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大會氣候行動高級別倡導者奈傑爾托平

2021-10-06 17:24: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倫敦10月5日電 專訪:“生態文明”是一份如詩般美麗、獨特的中國禮物——訪《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大會氣候行動高級別倡導者奈傑爾托平

  新華社記者郭爽 瑪蒂娜福斯

  “來自中國的理念中,有一個最令人激動,就是生態文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大會氣候行動高級別倡導者奈傑爾托平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人類命運共同體”“生態文明”這些中國理念“有一種美麗的詩意,從某種程度上説,它們就好像用詩歌般的語言描述經濟和科學,我認為這可能是一份獨特的中國禮物”。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21日在北京以視頻方式出席第七十六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併發表重要講話,宣佈中國將大力支援發展中國家能源綠色低碳發展,不再新建境外煤電項目。對此,剛從本屆聯合國大會返回英國的托平表示,“非常非常歡迎”中國領導人的講話,這是本屆大會最重要的消息之一。

  “任何將(生態文明)這些美麗的中國思想帶到更大舞臺的行動,都真的很有幫助。”托平説,“我們有一種非常強烈的需求,就是要把經濟嵌入到生態中去,而不是相反。也就是説,經濟必須服務於生態,而不是生態服務於經濟。”

  托平指出,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追求溫室氣體凈零排放,就會形成新型環境保護的多邊主義。而中國的“生態文明”理念將在推動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環境保護的多邊主義方面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事實上,我的工作就起源於多邊主義”,托平介紹説。“氣候行動高級別倡導者”這一角色在巴黎氣候大會上創立,旨在幫助推動國家、地區、城市、企業、投資者、組織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行動,並與《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協調這些工作。《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和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大會主辦國英國2020年發表聯合聲明,宣佈托平擔任本屆大會的這項職務。

  “‘生態文明’用兩個詞概括了我們正在共同努力做的事情。”托平説,“每次聽到‘生態文明’這個理念,我就會想‘是的’,那就是我們都在努力建造,也必須建造的。因為如果我們不去切實建造一個生態的文明,我們就相當於在繼續破壞文明的生態基礎,破壞人類發展的基礎。”

  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大會即將分別於中國昆明和英國格拉斯哥舉行。托平表示,期待兩次大會可以成為“未來十年行動的轉捩點”。

  “我們的目標是建立一個生態的文明,一個可再生的文明。在這個文明中,我們的經濟和生活方式可以修復生態系統,恢復我們的湖泊和河流,恢復氣候。”托平説,“我期望的是能夠切實行動起來,這符合我們所有人的利益,還需要更多的團結。”

  托平指出,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引領了許多創新。比如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企業比亞迪的電動大巴在世界許多地方受到歡迎。在綠色金融體系建設方面,人們越來越多地談論“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夥伴關係倡議的必要性。

  “後疫情時代,(全球)對新興和發展中國家有巨大的投資需求。我認為,如何實現綠色國際發展,中國扮演著重要角色。”托平説。(參與記者:陳俊俠、陳斌傑)

[責任編輯:王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