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筇竹教授”董文淵紮根烏蒙山28載 :下“竹”功夫 以竹富民

2021-10-06 15:4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生物多樣性大會)“筇竹教授”董文淵紮根烏蒙山28載 :下“竹”功夫 以竹富民

  中新網昭通10月6日電 題:“筇竹教授”董文淵紮根烏蒙山28載:下“竹”功夫 以竹富民

  作者 木小滿

  “筇竹全身都是寶。筍可以吃,竹稈可做成手杖、工藝品、傢具……”提起筇竹,董文淵總有説不完的話題。

  在他的推動下,這一僅分佈于川滇兩省金沙江沿岸狹長地帶的中國獨有珍稀竹種,經過約30年發展已恢復到40余萬畝,成為雲南省大關縣有名的“致富竹”。他也因此被人稱為“筇竹教授”。

  “筇竹教授”與筇竹的緣分,始於1993年。彼時,剛過而立之年的董文淵被西南林業大學選派到大關縣任科技副縣長。當地貧窮落後的現狀,激發了他想用自己所學結合當地資源找到一條發展路子的強烈願望。

  “最開始也考慮過茶葉、核桃等産業,但要麼是受地域限制産業覆蓋面不大,要麼受生長年限限制短時間內無法解決大家的收入問題。”在董文淵發愁時,木桿鎮大山上的筇竹引起了他的注意。

  董文淵回憶,最開始發現的筇竹,“很低矮,只有手指那麼粗”。但竹型很獨特,竹節鼓突、清風瘦骨。查閱文獻後發現,遠在漢唐時代,筇竹手杖等筇竹製品就遠銷至印度、中亞乃至歐洲地區。

  不過,雖然筇竹有突出的生態、經濟比較優勢,但其生物學、生態學和栽培機制方面的研究尚屬空白。為了摸清筇竹的生長習性和分佈開發情況,董文淵開始了翻山越嶺的尋竹之旅。

  “上世紀90年代,從昆明到大關縣城要轉好幾趟車,耗時兩三天才能抵達。去更遠的山村,大多只能步行。”董文淵稱,研究之初,他們吃住都在山上。餓了就烤洋芋充饑,渴了就喝口山泉水。為了研究筇竹晝夜生長規律,他們更是一整夜一整夜地守在山上。

  從零開始,董文淵先後主持完成了中歐生物多樣性保護項目(ECBP)專題“天然筇竹林生物多樣性保護技術研究與示範基地建設”、國家林業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珍稀瀕危筇竹保護與退化竹林恢復技術研究”等項目10余項,取得了筇竹生物學生態學特性、生物多樣性保護、良種選育與竹苗培育技術、退化天然林恢復與人工林生態高效培育技術等成果,發表論文31篇,國家項目認定成果8項,獲國家發明專利1項、制訂地方標準1個,填補了筇竹研究的空白,奠定了大關縣筇竹資源保護、培育和産業化發展的理論與實踐基礎。

  董文淵介紹,得益於這些研究成果,筇竹造林成活率從過去的40%提高到98%;竹筍産量由原來不到50公斤/畝提高到450公斤/畝,畝産值達4950元;竹稈粗度由過去不到1釐米上升到2釐米以上,實現工藝用竹生産零的突破。

  2017年以來,董文淵帶領團隊,採取以會代訓、現場培訓、到府指導等多種方式,無償為大關縣提供技術和專利,開展培訓92期,受訓竹農1.16萬人次,遴選培養竹産業鄉土人才186名,為鄉村振興留下一支永遠不走的技術隊伍;同時指導新興筇竹、瑞興等24個農民合作社開展育苗和竹林高效培育技術工作,建立示範基地(點)31個,面積8600畝,構建以新型經營主體為引領的“科技竹園”10家、“科技小院”4個,形成科技服務與人才培養網路體系,將筇竹研究成果網格化、組織化、持續性轉變為農民的致富本領。

  隨著一項項科技成果落地,當地的筇竹産業也逐漸發展起來。截至目前,大關全縣有天然筇竹林20.83萬畝、人工筇竹林23.43萬畝,筇竹面積佔全球筇竹資源總量的60%。近3年來,該縣産筍3.74萬噸,綜合産值11億元,竹農每人平均年採筍收入在8000元以上,最高達3萬多元。

  看著筇竹從“珍稀植物”到“一縣一業”産業,董文淵感慨萬分,“不到30年的時間,筇竹面積翻了約四番。這是科技的力量,也是全民的力量。”

  在董文淵看來,科技進一步凸顯筇竹的生態經濟價值,全民參與讓物種得以更好地保護。兩者互動,“既發展了産業,又保護了生物多樣性,意義重大”。

  董文淵期待,未來,還能有更多珍稀瀕危物種實現保護與開發的雙贏。他也將繼續致力於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研究。(完)

[責任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