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地評線】東湖評論:打造留得住的“三農”工作隊 點燃鄉村振興人才引擎

2021-09-27 20:08:00
來源:荊楚網
字號

  近日,在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向全國廣大農民和工作在“三農”戰線上的同志們致以節日祝賀和誠摯慰問,強調“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進入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新征程,‘三農’工作重心已歷史性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實現鄉村“五個振興”,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實現鄉村“五個振興”,人才振興是基石。推動鄉村振興,要做好“拴心留人”文章,切實為基層減負鬆綁,營造良好幹事創業環境,讓願意留在鄉村、建設家鄉的人“辛苦心不苦”,“留得住、能安心”;讓願意上山下鄉、回報鄉村的人“流汗不留憾”,“待得住、幹得好”,培育一支真正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點燃鄉村振興人才引擎。

  減負賦能並舉,讓基層“減負不減責”。“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只有規範村級事務管理,持續為基層鬆綁減負,進一步把廣大基層幹部人才幹事創業的手腳從形式主義的束縛中解脫出來,他們才能騰出更多時間和精力抓落實、用心辦實事。要明確劃分村級事務權責邊界,建立健全村級公共服務事項審批准入制度,減輕各類迎檢考核負擔,切實為村幹部減負提速增效。同時,要完善村級工作考評機制,建立責權明晰、導向鮮明的考核激勵機制,進一步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激發人才安心、盡心幹事內生動力,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深化連心服務,讓幹部“辛苦心不苦”。“不怕累不怕苦,怕就怕心裏苦”是基層幹部的普遍心聲。對他們來説,“5+2”“白+黑”都不怕,就怕幹事缺資金、無平臺。有時跑斷腿、磨破嘴,領導不支援,群眾不理解,兩頭受氣,不僅工作辛苦,心裏更苦,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幹事創業熱情。各級黨組織要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建立健全為民服務解難題機制。財政部門要適時調整村級轉移支付標準,完善村級轉移支付保障體系。統籌行政部門建立“費隨事轉”工作經費,直達到村、專款專用,逐步化解村級債務風險,推動人往基層走、錢往基層投、政策往基層傾斜,解決聯繫服務群眾“最後一米”。

  增強職業認同,讓幹部“流汗不留憾”。讓基層幹部心無旁騖投入鄉村振興主戰場,必須不斷提高基層幹部經濟、政治待遇,確保待遇有保障、幹事有環境、發展有空間,不斷增強歸屬感、幸福感。建立村、社區幹部報酬動態增長機制,探索建立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年度新增部分按照一定比例作為村幹部績效獎勵資金,優化村、社區幹部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確保“工作有待遇、幹好有發展、退後有保障”。常態化在鄉村振興、安全維穩等“大戰大考”中開展抽訪調研,及時使用一批基層一線“功臣”,讓基層看到盼頭、更有勁頭。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