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外媒:“中國的增長故事仍然具有吸引力”

2021-09-13 15:43:00
來源:海外網
字號

  “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簡稱‘北交所’)。”9月2日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國服務貿易交易會全球服務貿易峰會上發表視頻致辭時,宣佈了這一利好消息,立即成為各大外媒關注的焦點。

  9月3日,北京證券交易所有限責任公司註冊成立;9月5日起,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和會員管理三大基本業務規則向市場公開徵求意見……自宣佈設立北交所以來,各項配套規則制定出臺及系統準備工作密集展開。作為服務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的專業化平臺,北交所不僅將為中小企業上市帶來實實在在便利,也將推動完善中國特色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

  促進投資轉向創新領域

  “繼上海和深圳之後,中國創設北交所”,韓國《首爾經濟》報道稱,新成立的北京證交所也是中國第三家證交所。在國際貿易環境導致資本市場不安持續的情況下,北京證交所的成立堪稱緩解這一局面的重要措施。未來,北京證交所將提供差異化的資本服務,有可能成為新興企業和風險企業專用的證交所。

  與滬深兩家證券交易所相比,北京證券交易所有何獨特之處?外媒紛紛給出解讀。

  “中國將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促進投資轉向創新領域。”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以此為題報道稱,綜合分析習近平主席的講話和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的聲明,北京證券交易所將擴大北京現有的産權投資市場,並將專門打造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的陣地。北京證券交易所是對已在北京推出8年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的重組或重命名,可以讓投資者在該交易所買賣數千家中國國內公司的股票,但又不同於上海、深圳和香港的傳統證券交易所。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報道稱,中國將在北京設立新的證券交易所,支援創新型中小企業和資本市場的發展。這是中國發展國內資本市場的最新努力。與此同時,中國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監管政策和改革措施,由最初針對金融科技借貸公司和壟斷企業,擴大到教育、遊戲、網約車和外賣等各行各業。中國正在致力於實現“共同富裕”目標,包括努力在發展中實現更平等的財富再分配和為中小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更多支援措施。

  英國可靠來源—隆巴德諮詢公司中國研究部負責人羅裏格林説:“對投資者來説,北交所的設立有助於實現政府長期目標的部門將擁有巨大的政策優勢。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例子,彰顯中國試圖讓市場服務於實體經濟,特別是國家的長期發展目標。”

  吸引市場關注新三板企業

  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是中國政府的重大決策,而中小企業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北交所將成為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主陣地。

  “中國一直考慮建立一個專門的交易所,吸引更多公司在中國上市和增強中國股票市場的國際地位。其中,將服務中小企業的新三板升級為北京證交所,便是選項之一。”路透社報道稱,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令傳統貨物貿易遭受嚴重衝擊,服務貿易正成為中國穩外資外貿的重要擔當。同時,在與數字相關的軟體開發、資訊技術服務、數字內容服務等服務貿易綠色轉型開放的同時,數據安全、個人資訊保護和金融風險等也給監管帶來嚴峻考驗。中國在數字經濟領域的産業基礎成為參與服務貿易國際競爭的重要突破口。

  “此次將以新三板的精選層為基礎創建北京證券交易所,中國政府試圖通過將上市活動分為不同層次,來吸引市場關注優質新三板企業。”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的報道,對中國證券交易所的發展史做了梳理盤點。自1990年滬深兩市設立後,中國內地的股票交易多年來僅限于滬深兩市,但在過去10年左右的時間裏,監管機構一直尋求通過允許創建其他交易場所來吸引公司上市,並制定資本監管的變通辦法讓外國人有更多投資機會。據世界交易所聯合會稱,截至2020年的10年間,包括香港在內的中國股票市場的資本總額增加了兩倍多,超過18萬億美元,上市企業超過1.5萬家。

  韓聯社稱,中國鄭重宣佈設立繼上海和深圳之後的第三個證交所,這是基於當前國際局勢出臺的重大舉措。以前,中國高科技企業熱衷赴美上市,現在正顯現出加速回歸中國證券市場的趨勢。

  “深化新三板改革,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是中國在深化服務貿易改革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北京冬奧組委匈牙利籍專家拉茲洛瓦伊達表示,在中國,以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5G為代表的資訊技術蓬勃發展。中國宣佈提高開放水準、擴大合作空間、加強服務領域規則建設、繼續支援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等一系列創新舉措,將為中國服務貿易新業態、新模式的誕生提供制度基礎,進一步促進服務貿易增長。

  目前是對華投資大好時機

  世界貿易組織副總幹事岡薩雷斯表示,新興市場國家收入的不斷增長、國內消費和服務供給的擴大將促進服務貿易的發展。據世界貿易組織預測,到2040年,服務貿易佔世界貿易比重將達到1/3。當前,世界貿易組織成員正圍繞電子商務、服務監管、促進發展的投資便利化等領域的新規則進行談判,這需要各成員共同採取行動。

  外媒關注到,宣佈設立北交所,充分展示了中國堅持創新發展、提高服務貿易水準的決心。作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中國高品質創新發展將為世界經濟復蘇注入更強信心。

  法國新聞時事網站“數字世紀”刊文説,中國正通過支援服務貿易的發展,同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分享中國的技術進步。本屆服貿會的舉辦有利於促進全球服務貿易恢復增長。中國宣佈了一系列新的開放舉措,如在全國推進實施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加強服務領域規則建設等。這些舉措為其他國家和地區服務業發展帶來機遇,也為經濟全球化提供新動能。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駐華大使多明戈斯説:“隨著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各國利益與命運息息相關。中國金融服務貿易的發展可以使各國中小企業獲得更多融資,強化技術革新,從而促進本國自然資源出口産品獲得更高附加值。”

  “重量級的全球投資公司依然認為,目前是對華投資的大好時機。”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9月1日稱,“中國的增長故事仍然具有吸引力。”

  管理著7460多億美元資産的瑞士百達集團首席策略師保利尼稱:“從長遠看,投資中國的理由仍然是完整的。”富達國際投資總監卡特琳認為:“世界各國社會和經濟都存在不平衡,而疫情大流行使這些問題暴露得更充分。中國最近的政策變化旨在解決這些不平衡問題,重點是安全、自主和公平。”(記者 賈平凡)

  原標題:完善中國資本市場體系 讓市場服務實體經濟 北交所助力中國中小企業創新(國際論道)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1年09月13日 第 10 版)

[責任編輯: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