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前海:深港合作“橋頭堡”

2021-09-07 17:24:00
來源:深圳特區報
字號

  總有風吹過,總有雲翻騰,總有潮奔涌。

  站在前海世茂大廈頂層,前海盡收眼底。沿江高速上,車流不息;前海灣裏,百舸爭流;前海合作區,生機勃勃。

  深圳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推進前海開發開放的戰略意圖,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再現經濟特區初創時激情燃燒、幹事創業的景象,已在前海這片灘塗和白紙上,畫出一幅最美的圖畫。

  作為“特區中的特區”,前海堅持“依託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加大與香港的合作,進行制度創新和規則銜接,吸引眾多港企落地、眾多香港人創業。

  目前,前海已成為與香港關聯度最高、合作最緊密區域之一,在支援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發揮了“橋頭堡”作用。

  港澳青年內地創業第一站

  時間,是最好的風向標。

  深圳與香港,山水相依。僅僅40多年,從早年香港加工貿易的外溢,到ODM的興盛,再到如今高科技研發和現代服務業的蓬勃,深港合作不斷推向深入。

  “我感覺自己很多時候‘碰巧’踩在了時代節點上。”香港70後創業者洪緯表示,從上世紀到深圳創業,到現在在前海發展,他對深圳、對前海有著特別的情感。

  “深圳是‘創業’都市,而前海就是港澳青年內地創業首選地。”置身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早已享受改革開放紅利的洪緯依然像23年前來深創業一樣充滿激情。目前,洪緯創立的“信源互聯”已成為一個灣區青年追夢平臺。

  與洪緯一樣,眾多香港人在前海擁有屬於自己的一方天地。

  “前海e站通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熱情有耐心,辦事效率高。”香港十大傑出新青年、香港溫莎集團有限公司CEO、RubyFang高級定制服裝品牌創始人方麗華告訴記者,今年5月入駐夢工場,已經感受到這裡的吸引力。“前海非常支援香港青年來創業,提供包括場地、人才、社保、就職等多方面的補貼,這對初創企業很關鍵,也堅定了自己紮根前海的信心。”

  除了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前海深港設計創意産業園、前海深港創新中心、前海深港基金小鎮等重大平臺,也相繼落地前海。

  朝氣蓬勃的前海,已成為港澳青年內地發展的第一站;開放包容的前海,是港澳青年內地追夢、圓夢的“搖籃”。

  根紮下去,枝葉就會開散。紮根深圳的前海隨身寶(深圳)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郭瑋強表示,前海是香港青年創業最好的選擇,希望自己可以保持住這一份初心,一直髮展下去。

  香港創業青年、學學科技服務(深圳)有限公司創始人陳升説,前海相繼發佈針對香港青年創業的系列優惠政策,很多是前海特有或前海首創,這對香港青年來説是很大的利好。“所以當香港青年來內地創業時,首先會選擇前海。未來,我們將繼續做好青年創業者的服務和媒介,在深港兩地企業中扮演更積極的角色。”

  截至目前,前海夢工場已累計孵化創業團隊524家,其中香港團隊245家;累計發放港澳青年專項扶持資金共計9000多萬元,累計認定1434人次前海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其中香港籍人才佔總認定人數50%以上。

  肥沃創新土壤吸引港企築巢

  秋陽高照,前海澎湃。

  這讓港籍律師黃善端感到愜意。他説,多年前曾到前海參與法律交流活動,當時到處是工地;後來加盟華商林李黎(前海)聯營律師事務所,親眼看到這裡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受疫情影響,他近一年在香港辦公。上個月,他回到前海,發現地鐵通了,鯉魚門更漂亮了,人也多了起來,整個前海充滿活力。

  “前海的每一天都讓人期待。”恒生前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宇表示,作為CEPA框架下全國首家公募基金公司的恒生前海基金,被前海管理局認定為港資金融企業總部,享受到很多政策方面的扶持,獲得大量優質客戶和資源。

  外部環境的改變,肉眼可見;機制創新,潤物有聲。

  顯然,前海的更大魅力在於,這裡不僅擁有各種優惠政策,更有“依託香港、服務內地、面向世界”頂層設計和功能定位的吸引力,以及體制機制創新注入的強勁活力,從而帶動各種資金、資源、創新要素在此匯聚。

  作為探索香港與內地緊密合作的先導區,前海緊扣深港合作核心任務,充分發揮在深化粵港澳合作中的獨特優勢,以體制機制創新為驅動,通過一系列政策設計和平臺打造,不斷提升開放合作能級,促進深港兩地合作邁向更深層次、更廣領域。

  先行先試,大膽改革。前海降低執業門檻,實行資質認可、合夥聯營、項目試點、執業備案等特殊機制,推動香港專業服務業在前海發展,相繼吸引諮詢行業龍頭普華永道中國創智中心、畢馬威智慧創新空間大灣區中心(深圳前海)等入駐。28家工程建設領域專業機構、217位專業人士在前海完成備案;62名港澳涉稅專業人士辦理完成跨境執業登記,2家合資稅務師事務所完成行政登記。

  作為香港一傢具有規模並提供多元化服務的建築師事務所,何顯毅建築工程師樓地産發展顧問有限公司2019年入駐前海辦公,成為第一家入駐前海的港資建築設計公司。何顯毅建築工程師樓地産發展顧問有限公司董事、設計總監王龍告訴記者,該公司是第一批獲得兩地互認的專業企業,在享受政策優惠和補貼的同時,前海還提供5套人才房,目前7人完成備案,5人取得了互認資格。

  惠港利港工程,前海落地。前海全面落實1/3土地面向港企出讓的政策,為香港發展拓展空間,不斷深化深港兩地産業合作,以深港創新城為載體,打造港資企業集聚區和轉型升級引領區,匯聚東亞銀行、港交所、嘉裏集團、新世界、九龍倉等一大批知名港企。

  同時,前海在全國率先落地實施港澳居民免辦就業證,並允許繳存住房公積金,營造接軌香港的生活環境,人才保障住房優先面向港籍人才配租,發行通信“前海卡”、深港交通“互通行”卡,便利港人深港兩地生活。

  事實上,前海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推動CEPA框架內對港開放措施全面落地。全國首家港資控股的消費金融公司、公募基金公司、合資證券公司、港交所前海聯合交易中心陸續開業,累計註冊港資企業1.15萬家,註冊資本1.28萬億元,實際利用港資佔前海實際利用外資的92.4%。

  跨境金融“法治力量”成鮮明特色

  “國家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範窗口”是中央賦予前海的重要使命之一。前海立足這一使命定位,高品質推動金融産業發展,大力推動金融改革創新,充分發揮國家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範窗口和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試驗區的先行先試功能,金融業經濟貢獻突出,金融開放創新成效顯著。

  前海始終將金融創新作為金融開放的核心競爭力,不斷發揮“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試驗示範窗口”和“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試驗區”的示範效應,打造跨境人民幣貸款、跨境雙向發債、跨境雙向股權投資、跨境雙向資金池、跨境資産轉讓、跨境金融基礎設施等“六個跨境”金融特色品牌。

  CEPA框架下金融業對港開放措施在前海全面落地,實現深港金融領域多項第一。前海招聯消費金融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前海推出跨境人民幣結算、跨境雙向本外幣資金池、自由貿易賬戶等金融開放舉措,提升企業跨境資金管理效率,降低企業成本,吸引包括香港在內的高端製造、貿易、服務、金融等企業到前海落戶發展。

  以金融業為代表的高端現代服務業體系加速形成,離不開國際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

  相信法治的力量,打造法治核心競爭力。作為我國首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示範區,前海積極推進法治示範城市建設,營造國際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累計推出法治創新成果110余項。首個國際仲裁海外庭審中心、首個粵港澳聯營律師事務所、第一國際商事法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仲裁中心等紛紛落戶前海。

  同時,前海積極推行“港區調解”與“港區陪審”制度,“一國兩制三法域”規則銜接與機制對接有效推進,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環境,成為前海的鮮明特質。

  目前,前海正以深圳國際仲裁院為龍頭,構建“以我為主、優勢互補”的國際爭議解決中國高地。前海管理局法治建設處有關負責人表示,深圳國際仲裁院開創了中國內地聘請境外仲裁員的先河,共有來自港澳地區的仲裁員149名。

  事實上,前海法院不斷完善域外法律專家參與涉外涉港澳臺案件辦理機制,與香港和解中心、粵港澳調解聯盟等9家域外調解機構建立溝通聯絡機制,提升調解國際化、專業化水準。創新“網際網路+”跨境商事糾紛化解新模式。截至今年上半年,前海法院共受理涉外涉港澳臺商事案件12393件,數量居全國基層法院首位。

  (原標題《前海:深港合作“橋頭堡”》)

  (作者:深圳特區報記者 吳德群 甘霖/文 何龍/圖)

[責任編輯:陳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