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情報機構能溯源病毒,還要科學家幹什麼?

2021-08-22 19:19:00
來源:上觀圖編
字號

  美國總統拜登5月26日命令情報部門徹查新冠病毒起源問題和“實驗室疑雲”,三個月之內交報告。

  總統期限快到了,情報機構想必正緊鑼密鼓準備這份“重要報告”。此時我們應該再次回憶一下:美國情報機構都有哪些“調查成果”?拜登為何讓情報部門去幹科學家的事?

  美國情報力量一直是對外國搞操縱、暗殺、軍事行動的一把利刃。冷戰以來,美國情報機構不遺餘力在全世界製造社會分裂,宣揚美國形象,醜化競爭對手,暗地運送武器……是公開的秘密,地球人都知道。

  指望這種機構去提供一份不偏不倚、反映客觀真相的調查報告,簡直是與虎謀皮。看看他們都做過哪些調查吧:

  1964年,美國情報機構調查報告稱:兩艘北越魚雷艇在黑暗中向美軍艦艇開火,即“北部灣事件”,美國以此為由轟炸北越,升級越戰。多年後各方證明,那晚沒有任何事發生,攻擊是子虛烏有。

  2003年,鮑威爾在聯合國安理會上拿出一個白色粉末試管,説是情報機構調查獲取的伊拉克化學武器。美英聯軍借此悍然開戰。然而美國至今未能拿出伊拉克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確鑿證據。那管子“洗衣粉”成了笑柄。

  病毒學、微生物學和傳染病學專家去溯源,又苦又累。情報機構去溯源,簡單得多,把試管裝滿粉末就可以。

  雖然一直炒作陰謀論的特朗普下臺了,但陰謀論在美國仍然大有市場。拜登當選後,沿用了前任的策略。借疫情設置議題,製造事端,加大意識形態攻勢,讓疫情政治化,病毒標簽化,中國污名化。因為明示暗示中國研製新冠病毒並傳到全世界,既可以推卸美國疫情防控不力的責任,也可以為攻擊中國製造輿論。

  所以,儘管科學界一次次給出意見:説武漢實驗室病毒洩露是毫無根據,但有些美國人下定決心要拿中國當替罪羊,轉而把希望寄託在情報機構,他們寧願聽科學門外漢的情報人員瞎謅,也不願聽聽權威客觀的溯源研究,可謂自欺欺人,可悲可笑。

  全世界的相關專業的科學家,沒有誰敢保證900天內決定性地突破病毒溯源難題。情報部門按照僱主要求,90天交貨,這違背了科學共同體的起碼常識。相關産品必然是假貨,水貨,黑貨。

  美國媒體多次採訪相關權威,大都表示:美國情報界沒有足夠資訊確定新冠病毒何時何地開始傳播,也無法證明新冠病毒是源自人類與動物的接觸,還是實驗室。

  換句話説,情報人員如果尊重科學,老老實實去溯源,那只能把科學界的階段性共識抄一遍。然而,美國政客是視科學為無物的。

  有分析指出:美國政府要求調查新冠病毒起源的300多個英文單詞的聲明中,“情報機構”出現了6次,“科學”一次也沒被提及。從“指派情報機構準備一份有關新冠病毒起源的最新分析報告”“要求情報機構加倍努力蒐集並分析資訊”等措辭中,人們看到:美方的病毒溯源已經“cia化”了。

  有評論指出:拜登的命令幾乎未被美國媒體質疑,似乎各方正等待情報機構給出一個他們預定好的答案。因為美國已經習慣了情報部門在重要關頭為國家利益發聲,給出美國需要的結論。中情局調查重在政治配合,而非客觀獨立性。只要他們完成政治任務,就算説的假話過一陣被戳穿,也不會有誰認真追究。

  美國cnn主持人扎卡裏亞曾説過,“這讓我想起了伊拉克戰爭的開端。現在,你能看到白宮和國務院的某些官員施壓,迫使情報機構得出一個結論。”

  病毒溯源是一個極其複雜繁難的科學問題,需要科學家依照科學規範去提出猜想,發表成果,小心求證,可能需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艱苦研究。

  例如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開始大家都認為源頭在歐洲,直到多年後才確定是在美國首先爆發。1997年從阿拉斯加凍土中的屍體樣本,分離出了病毒基因全序列,才分析確定是甲型流感病毒變異引起的傳染。

  再比如艾滋病毒溯源從1980年開始。一次次發現更早期的樣本,刷新了人們的認識,表明病毒可能來自於黑猩猩,至少在一百多年前傳給了人並在1960年代傳到了美洲。這仍不是最終結論。

  科學問題容不得半點虛假,絕不可以預定結論,用政治願望去干擾科學研究。cia代替科學家去溯源,滑天下之大稽,跌破了科學與正義的底線。

  其實,美國情報機構真想發揮專業特長,應該去調查一下美國官員在這場愈演愈烈的災難中扮演的角色。當然,他們志不在此,也不會為科學和真相付出半毛錢的努力。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