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吉林長嶺縣委書記陳德明:帶領農業縣走上致富路

2021-07-14 11:10: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吉林松原市委常委、長嶺縣委書記陳德明:帶領農業縣走上致富路

  5年前,時年47歲的吉林省松原市土地局局長陳德明來到長嶺縣擔任縣委書記;5年後,他的頭髮已經花白稀疏,每天要吃降壓藥。5年來,長嶺縣農民每人平均收入從10343元增加到14353元,縣財政收入從5.17億元增加到7.09億元,幾個投資上百億元的大項目正陸續開工。

  要致富,先修路。長嶺縣距長春市160公里,駕車需要2個半小時。陳德明自打上任第一天,就琢磨著修一條高速公路。一起跑項目的縣發改局局長張愛今説,陳德明為此付出了太多心血。目前,採用PPP模式、總投資104.99億元的長春至太平川高速公路項目已全面啟動。陳德明説,有了高速,就可以加入長春1小時經濟圈。

  長嶺縣是農業大縣,但鹽鹼地多,農民種糧收入低。陳德明提出,調整種植結構,大力推廣“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發展模式,合作社總數達到1639個,2016年以來新建綠色農業基地23個,核心區面積達到13萬畝,“三品一標”認證26萬畝,成為全省優質綠色農産品基地。

  穩住了農業基本盤,富民強縣還要靠抓工業、興産業。長嶺縣引進中糧集團有限公司投資30億元,建成了150萬頭生豬繁育飼養、飼料加工、屠宰一體化生産線;爭取中俄天然氣管道東線工程在長嶺留了3個輸氣閥室,可用資源35億立方米,建成了長嶺天然氣化工園區,豐富的天然氣資源吸引吉化星雲擬投資400億元建設乙烯産業鏈項目。引進山東綠能投資45億元建風電場,投資20億元發展風電制氫産業……一連串重大項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5年來到位資金共計524億元,5000萬元以上開復工項目124個。

  致富路上,不能忘了“老鄉”。長嶺縣構建“5+2”扶貧産業體系,讓所有貧困群眾在産業鏈上增收,幫助建檔立卡貧困戶39277人脫貧;為10730戶貧困群眾改善住房;投入6億元徹底解決飲水問題;改造縣城馬路30多條,修繕農村水泥路1000多公里;投入2億多元植樹,使全縣森林覆蓋率翻番;同時,抓“看病120”“服務111”政策落實,使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己平)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