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美參院推進“無盡前沿法案” 專家稱針對中國恐作繭自縛

2021-05-19 23:3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5月18日電 (劉淙)綜合報道,當地時間17日,美國參議院投票推進一項涉華議案,旨在加強技術領域的資金投入。對此,多名專家指出,美國提出該法案,是為應對所謂中國日益增長的競爭壓力,且試圖“切斷”與中國在科技領域的溝通。然而,專家稱,該法案對中國的影響極其有限,反倒是可能會令美國被困在自己設置的“高墻”內,限制自身發展。

  美方這項議案計劃在5年內,授權其中的大部分資金約1000億美元,用於關鍵技術領域的基礎性和先進研究、商業化、教育及培訓計劃,包括人工智慧、半導體、量子計算、生物技術和先進能源等領域。

  此外,議案將另外授權100億美元,選定資助至少10個區域科技中心,並建立一項供應鏈危機應對計劃,以解決損害汽車生産的半導體晶片短缺等問題。

  美國參議院多數黨領袖、民主黨人舒默表示,參議院將從當地時間18日開始,就該法案進行一到兩周的辯論。

資料圖:美國國會大廈。<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p  align=中新社記者 陳孟統 攝">

  資料圖:美國國會大廈。中新社記者 陳孟統 攝

  目的何在?

  美國旨在應對中國的競爭壓力

  路透社報道稱,美國“無盡前沿法案”的提出,旨在應對來自中國日益增長的競爭壓力。

  舒默在17日參議院投票通過後表示,“無盡前沿法案”是對美國科學和技術“千載難逢”的投資。他還在發言中表示:“我們要麼有一個由中國來決定5G、人工智慧和量子計算的道路規則的世界,要麼我們確保美國可以捷足先登。”

  其實,早在該法案提出和審議期間,美國兩黨參議員針對中國之心就顯露無疑。舒默曾直指,“這項法案將會讓美國擊敗中國等國家”。

  中國社科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陶文釗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稱,美國的目的是比較明顯的。美國把中國當作主要的競爭對手,兩國的競爭是多方面的;但結合來看,重點集中在科技方面。因此,誰能佔領科技的制高點,尤為重要。

  美國總統拜登也表示支援這項法案,稱這是“確保美國在21世紀保持全球競爭力的重要一步”。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薛偉 攝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薛偉 攝

  “作繭自縛”?

  美國就高科技設置“高墻”,只能隔離自己

  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李海東指出,美國“無盡前沿法案”在某種程度上也可看作是,針對中國等國家,阻礙甚至切斷在科技層面與美方溝通交流的一個方案。

  那麼,這項法案如果推出,會如美國所願,提升自己且打壓到中國等其他國家嗎?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13日曾表示,美國怎樣去發展自己、提升自己的競爭力,這是美國自己的事情。“中國從來不想同美國競爭”,“我們的目標是要不斷提升自我、超越自我、成為更好的中國,讓中國人民過上更美好的生活,同時通過中國持續發展為世界和平與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李海東談到該法案對中國的影響時也表示,中國整體的科技創新,總體而言是基於自身,而不是完全依賴外方。因此,即使這個方案通過對中國會有一些影響,但絕對不會是一個根本性的影響,影響將會十分有限。

  相反,美國給自己設置的這堵“高墻”,反而會讓自己陷入兩難。

  李海東分析道,一方面,美國想通過該法案保護自身科技能力,但另一方面,也在削弱自身能力。因為科技創新不僅僅需要自己研究,也需要通過與其他國家廣泛交流,來保持推進。實際上,美國可能會“作繭自縛”。

  另外,專家指出,“無盡前沿法案”的提出,可以看作是一系列美方對華脫鉤政策的最新動作。

  李海東稱,如果“無盡前沿法案”試圖達成中美科技徹底“脫鉤”局面的話,美國國內許多企業會受很大影響。他們或許會對政府政策提出強烈質疑,這必將讓美國的政府機構在相關議題方面産生搖擺。因此,一切還需要觀察。(完)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