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總書記首提“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 揭秘脫貧攻堅戰制勝法寶

2021-02-26 15:54:0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我們立足我國國情,把握減貧規律,出臺一系列超常規政策舉措,構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體系、工作體系、制度體系,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減貧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

  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首次提出“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這一重要論斷,揭秘了中國脫貧攻堅戰的制勝法寶。

  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後,新華社記者拍下這樣一張照片——

  新華社記者 鞠鵬 攝

  照片上,人民大會堂大禮堂標誌性的璀璨天頂,燦若星河。剛剛受到表彰的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獲得者,胸戴獎章、大紅花,手捧證書、獎牌,聚攏在一起。

  從這張闔影,我們可以更直觀地理解習近平總書記的“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

  毛相林,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下莊村黨支部書記,脫貧攻堅路上先進基層黨組織負責人的代表;

  夏森,心繫貧困地區教育事業的楷模,把中華民族守望相助、和衷共濟、扶貧濟困的傳統美德展現在世人面前;

  施金通,來自湖南省花垣縣雙龍鎮十八洞村的代表,習近平總書記在這裡首提“精準扶貧”;

  張文,來自寧夏回族自治區永寧縣閩寧鎮的代表,這裡是東西協作、對口幫扶的成功範例,彰顯了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

  照片上先進人物、先進集體的事跡,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産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扶貧濟困、守望相助的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生動詮釋了中國人民改革創新、攻堅克難的精神風貌,充分反映了共産黨人不忘初心的使命擔當和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幸福的深厚情懷。

  在這樣一個人民的殿堂,對他們作出隆重表彰,有褒獎、更有激勵,有總結、更有啟迪。

  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首先莊嚴宣告,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並稱之為“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

  為什麼是“人間奇跡”?因為難。

  用總書記的話講:貧困是人類社會的頑疾。反貧困始終是古今中外治國安邦的一件大事。

  但就在全球還有數億人處於絕對貧困的時候,中國宣佈消除了絕對貧困,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

  總書記説:“縱覽古今、環顧全球,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實現幾億人脫貧”。

  很多人會問,這麼難的事,中國為什麼能辦成?

  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給出了答案——

  除了這5個“靠”,還有7個“堅持”:

  這7個“堅持”中,有“五級書記抓扶貧、全黨動員促攻堅”的領導力,有近1.6萬億元真金白銀的民生投入,有萬眾一心、合力攻堅的新型舉國體制優勢,有“扶貧扶到點上、扶到根上、扶到家庭”的繡花功夫……這些實打實的“硬核”手段和理念創新,被習近平總書記總結為“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

  會上,每個“堅持”都贏得了全場熱烈的掌聲。

  7次掌聲代表了統一的心聲——

  這個理論,經過實踐檢驗,管用。

  這個理論,處處閃爍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光輝,是我國脫貧攻堅的理論結晶,是馬克思主義反貧困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必須長期堅持並不斷發展。

  接下來,要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其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於脫貧攻堅。在這場新的戰役中,“中國特色反貧困理論”仍然是制勝法寶。

  出品人:趙承

  策劃:霍小光

  統籌:施永南、董峻、吳晶晶

  主筆:張曉松、鄒偉、侯雪靜

  視覺 | 編輯:楊文榮、張惠慧

  新華社國內部出品

[責任編輯:張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