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十三五”,我們這樣破解水“密碼”

2021-02-22 10:40: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十六字治水方針,“十三五”期間,我國加大水利投資力度,骨幹水網加快形成,供水保障、防洪減災能力顯著提升,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十三五”期間,我國有力推進重大節水供水工程建設,這些工程包括江河湖泊治理骨幹工程、重大引調水工程、大型灌區以及重大農業節水工程等。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通水以來,共有395億立方米的長江水一路北上,受益人口超1.2億;廣西大藤峽一期工程已于2020年通水運作,顯著提升了粵港澳大灣區的供水保障能力;雲南滇中引水工程施工進展順利,獅子山隧道攻克多項世界級技術挑戰,為金沙江幹流引水至滇中提前一年通水創造了條件。

  截至“十三五”末,國家確定的172項重大水利工程累計開工149項,為穩投資、保增長髮揮了重要作用,其中36項工程已經建成併發揮效益,項目推進之快、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副司長 謝義彬: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水利部指導督促各地落實財政投資、積極利用政府專項債券和銀行貸款等,千方百計擴大水利投資規模,“十三五”期間落實水利建設投資超3.5萬億。

  “十三五”以來,我國大江大河治理持續推進,重點河段和區域防洪減災能力明顯提升。目前全國已建成防洪標準5級以上的江河堤防32萬公里,水庫9.88萬座。在長江流域,包括三峽、丹江口、溪洛渡、向家壩等控制性水庫在內的101座工程納入汛期聯合調度。儘管2020年我國發生了嚴重的洪澇災害,但全國大江大河干流和重要圩垸堤防無一決口,大中型水庫無一垮壩,工程險情顯著減少。

  “十三五”期間,中央啟動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全國農村集中供水率達到88%,自來水普及率達到83%。2013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引洮供水一期工程,提出“要尊重科學、審慎決策、精心施工,把這項惠及甘肅幾百萬人民群眾的圓夢工程、民生工程切實搞好”。

  受益於引洮供水工程,地處海拔2200米高山上的甘肅省定西市賈家灣村,成為定西最後一批結束飲用苦鹹水歷史的村子。

  甘肅省定西市葛家岔鎮賈家灣村村民 王成:現在這個洮河水喝起來很甜,以前的窖水喝上人肚子脹,現在把它不用了。

  “十三五”以來,我國共改善2.7億農村人口供水保障水準。在新疆,通過400多項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的實施,南疆67個地處沙漠腹地、邊遠高寒地區的不通水村全部通水;在河北,553個行政村共40萬居民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徹底擺脫了高氟水的困擾。

  興水利惠民生。“十三五”期間,我國還推動水環境治理、水土保持和河湖保護,新增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24.6萬平方公里,建成生態清潔小流域950多條,水利建設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

  水利部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陳茂山:“十三五”時期,我國圍繞防風險補短板、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服務脫貧攻堅、開展了大規模水利建設,為有效拉動內需、構建新發展格局作出重要貢獻。(總臺央視記者 建春 陳博 周偉 朱姝 張京)

[責任編輯:張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