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全國政協委員劉永好:民營企業要乘勢而上

2021-02-22 09:31: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2020年,我們新增投資超過了300億元、新增就業3.5萬人,超額完成了年初的承諾。”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表示。

  2020年5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看望了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聯組會上,劉永好委員以“民營企業要變壓力為動力,化危為機乘勢而上”為題發言。劉永好委員表示,黨中央一直把民營企業當做“自己人”,尤其是疫情以來,中央及時出臺了很多針對性的幫扶措施,對疫情後恢復生産起到了積極作用。

  去年,劉永好委員組織開展了自主調研,收到近7000份調查問卷,結果顯示,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面臨著“三難”:産銷難、投資難、兌現難。為此,劉永好委員提出了三個建議:一是發放就業券,穩住就業底盤;二是加大“三農”投資,夯實民生之本;三是放寬民資限制,強化改革力度。他還表示,新希望集團將新增投資和就業,為現代農業的發展招募人才。

  “2020年,對全世界來説都特別不容易。新冠肺炎疫情突發,新希望集團上下一心,所有板塊迅速行動,奔赴抗疫一線,捐款捐物、保證供應,共同譜寫防疫抗疫壯美篇章。第一時間捐贈了3000萬元的現金和物資,設立全國首個‘三農防疫救助及醫護關愛專項基金’。”劉永好委員表示。

  2020年,新希望集團新增就業3.5萬人,其中約1萬人是大學畢業生。據了解,這3.5萬人主要分佈在養豬、冷鏈物流,以及數字科技、金融、化工等其他産業板塊。在劉永好委員看來,穩就業關係國計民生,既是企業的社會責任,也是企業的發展機遇。

  在去年的政協經濟界聯組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分析當前經濟形勢,努力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這一重要講話精神也在新希望集團得到了落實。“2020年,我們在危機中尋找‘新機’,克難而上,逆勢增長,取得了突破性的業績,全年銷售收入首次突破2000億元。”劉永好委員表示,新希望六和公司在非洲豬瘟和新冠雙重疫情衝擊下,2020年收入有大幅度提升;乳業、化工、生態環保、城市建設、數字科技、冷鏈物流、大健康、金融投資等業務的佈局和發展也碩果纍纍。

  2020年,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偉大歷史性成就,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劉永好委員表示,我國已開啟“十四五”征程,邁入鄉村振興的新發展階段,作為農業領域的龍頭企業,新希望集團將加大對産業再造、供應鏈升級、普惠金融等的支援力度,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用産業帶動農民增收。

  在人才培養方面,將繼續推進“綠領新農人”的培養,加大與政、企、校合作,把高素質農民培育、對口就業體系結合起來,引導職業學校與涉農企業發揮渠道和産業優勢,在示範園區、種養基地實訓教學,引導傳統農民學習掌握數字化、智慧化專業技能,儘快轉變為現代化的“職業農民”、産業工人,實現穩定就業。同時也將採取一定的幫扶措施,對自主創業的綠領青年進行産業幫扶,孵化更多的新生代農民企業家。(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熊 麗)

[責任編輯:張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