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加快發展網路資訊技術(大家手筆)

2021-01-25 10:08:00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僅是我國衛生健康領域的一場戰役,也是科學技術領域的一次大考。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無論是開展大規模核酸檢測、大數據追蹤溯源和健康碼識別,還是分區分級差異化防控、有序推進復工復産,都是對科學精神的尊崇和弘揚,都為戰勝疫情提供了強大科技支撐”。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包括網路資訊技術在內的科技功不可沒。

  在這場驚心動魄的抗疫大戰中,網路資訊技術發揮了重要作用:健康碼的使用,為阻斷疫情傳播路徑、防控疫情擴散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援;借助人工智慧技術,機器人能夠幫助醫療機構處理前期問詢、預診等許多非緊急工作,還能幫助醫生對病人進行遠端診療,降低醫護人員與病患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基於網路資訊技術的保障支援,線上購物、網上觀劇、視頻聊天、網路教育等蓬勃發展;等等。目前,疫情仍在全球蔓延,國內零星散發病例和局部暴發疫情的風險仍然存在,我們要繼續毫不放鬆抓緊抓實抓細各項防控工作。取得抗疫鬥爭全面勝利,網路資訊技術可以再立新功。

  繼續發揮大數據優勢,提供更精準的決策依據。疫情防控需要公安、交通、勞動等管理部門以及電信和網際網路企業的數據支撐,需要提升數據整合能力。只有實現數據深度協同,才能更好地發揮大數據的決策支撐作用。要繼續發揮網路優勢,提供更暢通的遠端會診、遠端醫療,最大程度集中優勢診療資源,發揮各地專家的集體智慧;優化線上教育平臺,不斷提升線上教育平臺的技術水準;保障網路安全,防範利用新冠肺炎疫情實施的網路攻擊行為,如網路攻擊者將電腦病毒、木馬和移動惡意程式等偽裝成“肺炎病例”“防護通知”等資訊,通過釣魚郵件、惡意連結等方式進行傳播。此外,疫情防控資訊的報送流轉和大數據利用,容易造成個人資訊的洩露,需要網路安全、公安執法等部門聯手打擊網路犯罪、防範數據洩露。

  習近平總書記在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上指出:“疫情對産業發展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一些傳統行業受衝擊較大,而智慧製造、無人配送、線上消費、醫療健康等新興産業展現出強大成長潛力。要以此為契機,改造提升傳統産業,培育壯大新興産業。”當前,國家IPv6部署行動計劃到了收官之時,5G商用步伐不斷加快,這為我國“網際網路+”的發展、“人工智慧+”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資訊技術基礎。從這個角度看,疫情給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網路資訊技術發展都帶來了機遇。我們要抓住機遇,努力化危為機。比如,在以IPv6與5G為代表的資訊基礎設施上加大投入,為長遠發展奠定資訊基礎。同時,可以出臺激勵與扶持政策,鼓勵各個行業與網際網路、人工智慧深度融合,催生出新的産業和行業。尤為重要的是,要加大關鍵核心技術創新發展的投入力度。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對推動我國經濟高品質發展、保障國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應繼續加大投入、鼓勵創新,力爭實現更大突破,徹底改變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為網路強國建設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

  (作者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網路科學與網路空間研究院院長)

[責任編輯:張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