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中國日報網評:降關稅惠民生促進口 給“雙迴圈”添動力

2020-12-28 19:20:00
來源:中國日報網
字號

  自2021年1月1日起,中國將對883項商品實施低於最惠國稅率的進口暫定稅率。對於中國廣大消費者以及國內外市場而言,這是一個珍貴的新年禮物。外界普遍認為,此舉將滿足中國國內需求,支援産業技術發展,進而有力推動構建“雙迴圈”。

  具體而言,為減輕患者經濟負擔,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對第二批抗癌藥和罕見病藥品原料、特殊患兒所需食品等實行零關稅,降低人工心臟瓣膜、助聽器等醫療器材以及乳清蛋白粉、乳鐵蛋白等嬰兒奶粉原料的進口關稅。英國媒體就此報道稱,改善民生是中國調整關稅的一大目的。

  對於關鍵基礎設施建設和高科技項目所需的設備、零件和原材料,調低進口關稅可以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對於飛機發動機用燃油躉等航空器材以及需求量極大的木材和紙製品等資源性産品而言,也是如此。

  毫無疑問,調低進口關稅,不僅會給國內民眾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而且還能適時促進國內大迴圈以及更高層次對外開放的目標。

  在滿足國內需求的同時,關稅調整也旨在實現國際貿易方面的更高目標。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品質發展,根據中國與有關國家或地區簽訂並生效的自由貿易協定或優惠貿易安排,2021年中國將對原産于相關國家或地區的部分進口商品實施協定稅率。與此同時,2021年繼續對與中國建交並完成換文手續的43個最不發達國家實施特惠稅率,特惠稅率適用商品範圍和稅率維持不變。

  不難看出,與近年來舉辦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一樣,關稅調整證明中國致力於履行國際經濟與貿易雙贏的承諾。在吸引全球資源滿足國內需求的同時,此舉也有力表明中國決心繼續為國際社會提供機遇。

[責任編輯:樊繼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