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白鷺”天使——全國勞模朱文霞的一天

2020-11-28 10:25: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勞動者之歌

  迎著微涼的晨風,早上6點前,朱文霞到達乘務樓。這座有著廈門航空公司醒目標誌白鷺的大樓,對於她來説,就是自己的家。

  進入大樓的那一刻,工作緊張、有序地鋪排開來:檢查和統籌航班運作、執飛航班、帶教培訓考核……

  在空中,她是旅客行走天下的“擺渡人”、安全守護者;在地面,她是近5000名乘務人員的“大家長”。多年來,她早已習慣了每天在不同角色中切換的生活。

  “有同事開玩笑説我巴不得一天有25個小時。”朱文霞説,工作近30年,總感覺時間不夠用。“對我們而言,每一條航線都是特別的,對航班服務流程的保障、對乘務員技能的嚴格培訓,就是對旅客生命安全與健康負責。”

  1991年,朱文霞進入廈門航空有限公司工作。29年來,她始終堅守在一線運作崗位,安全飛行超過20000小時。從一名普通的乘務員一步步成長為客艙經理,再到管理近5000人乘務團隊的“大家長”,她將“地面為空中服務,全員為顧客服務”視為信條。

  “剛開始執飛還很緊張,但只要我們的‘大家長’在,就感覺很安心。”廈門航空空中乘務部副總經理張玉晶説。時光流逝,以前朱文霞班組的人逐漸地走到了管理崗位,但她的工作態度和責任意識在一批批班組中傳承下來。

  下午4點,剛剛執行完往返成都的航班,朱文霞又回到乘務樓,考核乘務員的培訓情況。

  朱文霞説:“我們乘務隊伍現有人員近5000人,平均年齡只有25歲。了解年輕乘務員的情況,尊重他們的要求,是增強團隊凝聚力、保障服務品質的重要一步。”

  每次執飛結束,朱文霞都會抽出時間與乘務員談心,了解年輕乘務員在工作與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與困惑,及時組織部門工作會議,討論解決方案、更新培訓計劃。“在晴天修好傘,雨天才能萬無一失。”她説。

  今年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朱文霞率先請纓執飛高風險航班,並連夜主持編寫《空中乘務部應急響應手冊》《乘務員疫情個人防護手冊》,在萬米高空和客艙乘務組一起把牢疫情防控關。

  很快,廈門航空收到了600多封乘務黨員請戰書,有力保障了百餘班次的醫療團隊航班、客艙載貨航班、復工復産複學航班的正常運作。

  “我認識朱文霞27年了,年輕乘務員都稱她‘大家長’,因為有她而感動常在。”廈門航空公司空中乘務部黨委書記范虹説。

  晚上8點,開完討論會的朱文霞留在了辦公室,開始計劃第二天的工作。“我還有一些流程需要審批,不著急回家。”朱文霞笑著對記者説。

  夜色中,一架架航班降落、歸航,朱文霞的辦公室燈光依舊。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