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加、減、乘、除”,加強版“雙11”來了!

2020-11-12 16:49: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社杭州11月11日電 題:“加、減、乘、除”,加強版“雙11”來了!

  新華社記者王俊祿、張璇、黃筱

  從隆冬到金秋,疫情衝擊下的世界經濟顯現疲態,但中國經濟率先復蘇,成為帶動全球增長的重要力量。如期而至的“雙11”讓中國市場的韌性、潛力盡顯:家底厚實,購買力強勁,産供銷運快捷高效。

  “加”時長、擴規模、多備尖貨

  今年是“雙11”的第12年,玩法又有創新。消費者可分兩輪購買,11月1日至3日啟動第一波高峰,11月11日為第二波高峰。更長的銷售週期給商家帶來了更多生意機會,也讓商品的郵路更加暢通,消費者拿到商品的時間縮短。

  據統計,今年“雙11”吸引超過8億消費者、25萬個品牌、500萬戶商家共同參與,是覆蓋面最廣、參與度最高的一年。

  “手上的單子還沒做完,新的單子正源源不斷進來。”義烏市澤熙日用品廠廠長方昊説,“‘雙11’第一波銷售超出預期,我們把備貨規模從100萬單提升到約120萬單。”

  “突破億元!”不少品牌宣佈“雙11”累計銷售正在創造紀錄。從11月1日到11日中午12點,完美日記、花西子、認養一頭牛等16個新品牌累計成交額分別突破億元。業界預計未來3年,將有1000個年銷售過1億、100個過10億的新銳“黑馬”品牌在網際網路上成長起來。

  “減”環節、降成本、防止浪費

  從商家到消費者電商模式(B2C)到用戶直連製造(C2M),電商平臺正一步步減少中間商,讓消費者離生産者更近。

  紹興巴魯特服飾有限公司把握“私人訂制”風口,在“雙11”前夕與電商平臺合作,基於大數據趨勢中心提供的開發方向設計生産。公司總經理呂勇介紹,這大大壓縮了新品上市時間,企業能提高運轉效率、降低成本,消費者也能得到更多質優價廉的産品。

  商家、物流行業加入了“綠色”“減量”的隊伍。“原來包裹裏三層外三層,今年我發現有些包裹變‘輕’了。”這兩天,杭州市民王女士收到了自己在“雙11”囤的咖啡,她發現不用剪刀,用手就可以直接撕開紙盒。“紙盒上沒有膠帶,希望有更多商家用這種綠色包裝。”王女士説。

  業界還探索利用智慧分析等手段擴大原箱發貨規模。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國電子運單使用率達98%,年可節約用紙量相當於617億張A4紙。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52%。迴圈轉机袋使用率達75%,總使用量同比減少96.4%,年節約一次性塑膠編織袋24.8億條。

  “乘”風上、科技感、數字賦能

  “雙11”直播帶貨以更大聲勢席捲而來,幾乎成為所有平臺和大型商家的標配。

  趣味女襪、萌萌童襪、熒光潮襪,做成玫瑰花束、綴上珍珠的襪子禮盒……逛逛浙江省諸暨市大唐鎮襪都市場,人們對襪子的固有印象會被顛覆。有“國際襪都”之稱的大唐鎮年産襪子超過220億雙,約佔全國的70%、全世界的35%。“好産品供不應求,去年的存貨都賣完了,現在交易都要現金、不賒賬。”諸暨市卡拉美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鐘耀棟説,公司每年開發近千款時尚襪,自己作為企業創始人帶頭直播,現場展示的“鳳梨襪”(裝鳳梨也不破的絲襪)一度火爆網路。

  像卡拉美拉一樣,中國越來越多的製造業企業放棄代加工,重視自主品牌的産品創意設計,成為設計風潮的引領者。

  “除”套路、擠水分、打通壁壘

  “剁手”與“套路”的鬥爭每年都在上演,今年也不例外。日趨成熟的消費者正從直播“一口價”中看到誠意,在“比較運算”中練就慧眼,從案例警示中“吃一塹長一智”。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11月5日公佈了《規範促銷行為暫行規定》,針對經營者在開展促銷時“先提價、再折價”的現象,明確規定折價、降價的基準等。規定經營者開展價格促銷活動有附加條件或期限的,應當顯著標明。對於“先漲後降”的消費套路,消費者可向相關監管部門反映。

  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表示,“雙11”是一場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的集中路演,但銷售服務同樣重要。強大的購買潛力需要更優質的商品、服務和有效的資訊安全保障護航,商家們更需要掌握運營策略,帶給消費者愉快的消費體驗。

[責任編輯:馬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