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地評線】金羊網評:脫貧攻堅是中國交給世界的滿意答卷

2020-10-26 16:31:00
來源:金羊網
字號

  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是廣東省對口支援地區。在我國脫貧攻堅決戰的決勝之年,羊城晚報評論員在國際消除貧困日前夕來到位於川西高原的甘孜州鄉城縣,在千里之外的高原上親身感受脫貧攻堅的成果。走訪田野鄉村,採訪扶貧幹部,羊城晚報評論員更加感喟于中國脫貧攻堅所取得的偉大成就。中國的脫貧攻堅具有世界性意義,體現了中國制度的優越性,是廣大扶貧幹部辛勤付出的結果。脫貧攻堅,是中國交給世界的一份滿意答卷。

  消除貧困是一項世界性難題,在聯合國的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之中,消除貧困是所有目標中的第一項。據世界銀行的數據(2017年),世界上仍然有6.7億人生活在貧困線之下,貧困人口比例達到9.2%。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的脫貧攻堅工作具有世界性意義,是對全球減貧事業的巨大貢獻。以鄉城縣為例,2014年鄉城縣精準識別貧困戶1270戶,貧困人口6834名,貧困發生率高達26.6%。而在2019年,鄉城縣的貧困發生率從26.6%降為“零”,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這樣的脫貧奇跡不僅僅在鄉城,而是發生在中國許許多多的地方。相關數據顯示,中國減貧成就對世界減貧事業的貢獻率超過70%。正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所言,過去十年,中國是為全球減貧作出最大貢獻的國家,中國的經驗可以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有益借鑒。

  中國脫貧攻堅的成就,體現了中國制度的政治優勢。脫貧工作如何開展?依靠當地顯然力量不足,依靠中央又難以兼顧各方。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將東部地區的優勢資源導入西部欠發達地區,層層壓實扶貧責任,讓脫貧攻堅工作有了抓手。這樣的制度安排,在西方的聯邦制國家中,是完全不可想像的。2014年到2020年,廣東在鄉城援藏項目18個,援建資金1.22億元,涵蓋産業發展、社會事業、新農村建設等多個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應和社會效應。此外,廣東還利用自己的優勢資源,大力推動兩地的人才交流、産業合作、勞務協作、消費扶貧和社會幫扶。東西部扶貧協作和對口支援,促進了資源的公平合理流動,是先富幫帶後富,實現共同富裕的生動寫照。

  脫貧攻堅,是中國廣大扶貧幹部甘願奉獻、辛勤付出的成果。脫貧攻堅工作終歸離不開“人”,離不開扶貧幹部的埋頭苦幹。到基層去,到最艱苦的地方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這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更是無數扶貧幹部身體力行的實踐。申劍明,是廣東佛山駐鄉城縣的扶貧幹部。當筆者見到他的時候,高原的紫外線已將他的皮膚曬得黝黑,很難想像他也曾經生活在溫柔的嶺南水鄉。從繁華的大灣區到艱苦的康巴山地,從“零”海拔的珠江河口到海拔近3000米的川西高原,這其中的不易可想而知。“習慣就好吧”,淡淡一句就回應了所有困難;“紮下根來了”,是他對鄉城這片土地的深情。正是因為有千千萬萬個像申劍明一樣的扶貧幹部,中國的脫貧攻堅工作才能取得如此的“奇跡”。

  “其作始也簡,其將畢也必巨。”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脫貧攻堅是一場硬仗,越到最後越要緊繃這根弦,不能停頓、不能大意、不能放鬆。“善始善終,善作善成。”在脫貧攻堅決戰的決勝之年,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堅決完成這項對中華民族、對人類社會都具有重大意義的偉業,向人民、向世界交出滿意的答卷!

  (金羊網文/羊城晚報評論員孫梓青)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