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國創造的奇跡
左上圖:經濟特區處於改革開放最前沿,近期,深圳市政府聯合中國人民銀行開展數字人民幣紅包試點。10月12日18時起,深圳市5萬名中簽者,開啟了使用數字人民幣紅包“買買買”的新奇體驗。圖為深圳市內支援數字人民幣的商位。
鄒碧雄攝(人民視覺)
右上圖:提起深圳的企業,很多人都會想起華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成立於1987年,從一家小微企業成長為世界最大的通信設備供應商之一,以優質服務惠及全球170多個國家、30多億人口,為世界通信行業提供巨大商機。圖為2019年11月23日,觀眾在浙江杭州2019網易未來大會上體驗華為折疊屏手機。
龍 巍攝(人民視覺)
下圖:1998年,馬化騰與同學合作,在深圳註冊了騰訊電腦系統有限公司,從此,踏上了創業征途。而今,騰訊成為中國領先的網際網路增值服務提供商之一。40年來,像馬化騰這樣在深圳從零起步的創業者數不勝數,創業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圖為深圳南山區的騰訊濱海大廈大堂(2018年12月3日攝)。
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攝
1995年,原本在北京一家研究院從事研究工作的“60後”工程師王傳福來到深圳,創建了一家專業從事電池製造的公司——比亞迪。將可充式電池做到全球領先之後,王傳福為企業拓展了新賽道——“造車”。20年間,比亞迪從模倣、創新,到深耕新能源汽車産業的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如今,美國洛杉磯、日本京都、泰國曼谷等城市的街頭,都能見到比亞迪純電動計程車或大巴的身影。圖為2015年4月30日,在洛杉磯,王傳福(中)向洛杉磯大都會運輸署移交K9電動大巴。
新華社記者 王 雷攝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2014年籌建,2017年正式招生,是中俄兩國人文教育合作的旗艦項目之一。2021年,學校將迎來第一批畢業生。
2018年,俄羅斯莫斯科羅蒙諾索夫國立大學的布達克來到深圳加入新建立的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成為計算數學與控制係一名教授。布達克未來的目標,是在這裡培養更多創新人才。圖為2020年9月28日,布達克(右)課後為學生答疑。
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攝
作為廣東“數字政府”綜合改革試點城市,深圳發揮“最網際網路城市”優勢,以“一圖全面感知、一號走遍深圳、一鍵可知全局、一體運作聯動、一站創新創業、一屏智享生活”為目標,在智慧城市和“數字政府”建設方面走在前列。以數據資源共建共用為突破口,為提升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賦能。圖為2018年4月10日在深圳市福田區新洲路拍攝的人臉識別智慧抓拍行人闖紅燈裝置。
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攝
1979年7月8日,招商局蛇口工業區基礎工程正式破土動工,蛇口工業區響起填海建港的開山炮。它猶如一聲驚蟄的春雷,預示著中國改革開放春天的來臨,這一炮被後人稱之為中國改革開放第一炮。
資料照片
如今一派繁華的深南大道,在上世紀80年代還是深圳城鄉交匯處的地標。
資料照片
1992年5月,在深圳市證券營業點門前,人們排隊等候購買股票。
新華社記者 潘家珉攝
40年前蛇口開山炮聲猶在耳畔,如今的深圳經濟特區早已生機勃勃,從一座落後的邊陲小鎮變身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化大都市。1980年8月黨和國家批准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設置經濟特區,1988年4月又批准建立海南經濟特區。深圳等經濟特區一直走在中國改革開放最前沿,用激情和夢想書寫著“春天的故事”。
40年來,深圳走過了國外一些國際化大都市上百年走完的歷程,這是“中國人民創造的世界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跡”,向世界展示了中國改革開放的磅薄偉力,展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光明前景。
四十不惑志更堅,改革揚帆再出發。在新起點上,深圳必將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