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貴州沿河:路通物暢産業興

2020-10-17 14:3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字號

  貴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地處貴州東北部。聞名全國的烏江有130多公里流經該縣域。烏江兩岸是峰巒疊嶂的大山,溝壑山嶺間散佈著大大小小的村寨。

  交通不暢曾是制約沿河縣發展的最大因素。近年來,沿河縣不但通了高速公路,而且村村通了水泥路。交通改善了沿河産業發展的基礎,貧困群眾在山嶺深溝間點燃了脫貧産業的火花,這火花必將成為熊熊火焰,照亮整個沿河的脫貧發展之路。

  讓傳統産品長成産業

  貴州人愛吃辣椒,很長時間裏貴州辣椒卻做不成産業。

  68歲的田富紅在沿河縣官舟鎮紅星村生活了幾十年,幾乎天天吃辣椒,但是從來沒有想過賣辣椒也能增加收入。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在村裏的戲臺前交售辣椒,紅艷艷的辣椒裝了一筐又一筐。

  今年,他和老伴種了6畝辣椒,估計年收入2萬元以上。家裏還賣了一頭牛,也有9000多元收入。田富紅年輕時東奔西走,在外地打工20多年,現在回家種田。談起生活,他説,家裏住著三層樓房,裝修就花了10多萬元,“日子過得越來越好,過去想吃肉,現在想吃素”。

  記者走訪了幾個鄉鎮,辣椒是這裡的主要農産品。泉壩鎮黃池村是一個偏遠山村,也是鎮裏不多的未脫貧村之一。今年,村裏種植合作社種了330多畝辣椒。沿河縣政協派駐泉壩鎮脫貧攻堅指揮部指揮長宋輝説,僅辣椒這一項,黃池村集體年收入達45萬元以上。今年,全鎮辣椒種植面積有2516.5畝。辣椒不僅成為黃池村重要收入來源,還是泉壩鎮貧困戶脫貧的重要産業。

  宋輝分析説,過去泉壩鎮辣椒種植只有200畝至300畝,都是農民零散栽種。因為交通不便,距離城鎮又遠,沒有人想過辣椒也是增收門路。這兩年,黃池村交通有了很大改善,今年4月通了柏油路,農民出行方便了,外地車輛進村也快捷了,辣椒運輸更容易了。基礎設施完善,小産品才可能上規模,成産業。

  泉壩鎮是沿河縣比較偏遠的一個鄉鎮。泉壩鎮辣椒産業發展,是沿河産業增收的一部分。脫貧攻堅工作中,沿河縣認真落實貴州省調整農業産業結構、發展脫貧産業的要求,把種植經濟作物當作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産業來抓。

  收入怎樣才能增加?沿河縣進行長遠産業規劃的同時,提出也要有“短平快”項目。辣椒、食用菌(黑木耳)、生態雞和生豬4個産業被沿河縣確定為增收“短平快”項目。據了解,2019年僅這4個産業,就帶動貧困戶19573戶增收。沿河縣今年新發展辣椒種植5.92萬畝,已經採摘銷售4000多噸。縣裏通過引進加工企業、打通銷售渠道等措施,讓辣椒變成商品,幫農民增收。

  官舟鎮馬腦村的農民今年都忙著在智慧化菌棒廠上班。日産6萬袋的梵天菌業沿河智慧化菌棒廠在這裡建成投産,工廠成為農民打工就業的重要途徑。肖永嬋的工作是在生産線上裝菌袋,在深圳打工五六年的她,今年沒有外出打工。“工廠一天給80元工資,雖然比在外邊少一些,但可以照顧孩子,照顧家。”她説,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比出去好多了。

  農民增收需要“短平快”産業。這些産業為農民帶來了直接收益,也讓貧困戶對脫貧充滿信心。

  借外力補齊産業短板

  産業是脫貧的基礎,但貧困地區往往存在産業發展的短板。因為短板補不起來,産業發展就很難,也很慢。沿河縣發展脫貧産業,在挖掘潛力的同時,十分注重借助外力。借外力補齊短板,脫貧産業發展便更順了。

  養豬是當地農民的習慣,但農民一家一戶養豬,規模上不去;建養豬場,一方面資金不夠,另一方面規模上去了又愁銷售。規模、資金和銷路都是制約山區生豬養殖産業的瓶頸。沿河縣的辦法是與外地企業合作,以“代養”方式來彌補自身産業要素的不足。

  他們與四川一家企業合作,採取“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形式,發展生豬代養場。企業提供豬苗和飼料,負責技術培訓,合作社組織農民進行“代養”,養到一定標準,企業負責屠宰、銷售等後續環節。今年,沿河縣已經發展了43個生豬代養場。該項目輻射帶動項目區農戶3852戶1.54萬人增收。

  四川這家企業計劃今年到明年,在沿河發展生豬養殖30萬頭。這個項目將覆蓋官舟、中寨、夾石等16個鄉鎮(街道)36個村。有了這種合作形式,生豬養殖産業將成為帶動沿河農民穩定增收的重要産業。

  高峰村是深度貧困村,全村146戶561人過著“望天吃飯”的日子。如今,村裏建起了農業産業園,人們的生活正在發生變化。52歲的羅賢國在有機養殖基地負責養殖,每年穩定收入7萬元。因為夫妻兩人都有腰椎病,幹不了重活,曾經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如今有了這份工作,羅賢國説:“收入穩定,家裏也脫貧了。”

  高峰村駐村幹部黃娟琴説,從長遠看,農業産業園不僅提升了農業産業化發展速度,更直接的是增加了農民收入。

  高峰村的産業園是江蘇張家港市善港村幫助建立的。2017年以來,張家港參加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口幫扶沿河縣。張家港對沿河的幫扶包括産業發展、基礎設施、人才培養、文化教育、基層黨建、社會管理等各個方面。

  曾經村外的一個荒溝,現在建起了一排排整齊的塑膠大棚。1994年出生的祁男是善港村派到這裡做技術指導的。他來了快3年,高峰村的每個人幾乎都認識他。據他介紹,這個有機農業産業園有60畝,張家港還幫助高峰村建設了183畝有機茶園、一個生態養殖基地。僅該産業園就吸納30余名勞動力在這裡長期務工,直接帶動50名貧困戶增收。

  張家港的幫扶,給錢給人給技術,更重要的是幫助沿河補起了現代農業産業發展的短板,提升了沿河農業發展效益。補齊短板,就能帶動産業發展。沿河規劃了“生態茶、生態果蔬、生態畜牧業、生態中藥材”四大生態産業,還確定辣椒、食用菌(黑木耳)、養雞、養豬等“短平快”增收項目。農業産業發展正成為沿河脫貧攻堅的有力支撐。

  把貧困戶“綁”在産業鏈上

  産業發展只有與貧困戶緊緊聯結起來,才能發揮帶動增收的作用。沿河縣一方面在發展脫貧産業上努力,另一方面也在與貧困戶聯結上想辦法。他們的辦法是在村裏成立合作社,吸收貧困戶加入,用這種方式把貧困戶“綁”在産業鏈上。

  在泉壩鎮進行脫貧督導指揮,作為指揮長的宋輝對於這種“捆綁”方式感觸很深。黃池村過去一直在扶貧,也成立過經濟合作組織,但只有少數人富了。脫貧進入攻堅階段,黃池村調整思路,實行村社合一發展産業。

  黃池村有養牛、養雞和種植3個農業專業合作社,其中種植合作社實行村社合一。與其他合作社相比,這個合作社的不同之處有兩方面:一是要吸納貧困戶入股;二是利潤分紅不同。

  黃池村這個合作社的利潤分紅實行“七二一”原則。70%的利潤由村集體來支配;20%的利潤作為合作社運作支援;10%的利潤為集體資産。其中,村集體支配的70%利潤主要用於公益性崗位開發。黃池村用這部分錢開發了71個公益崗位,每個崗位每月800元工資。公益崗位的就業者主要是貧困家庭的勞動力。這部分資金解決了貧困戶勞動力就業,為貧困戶提供了增收途徑。

  宋輝説,合作社的形式實現了産品的規模化。黃池村的辣椒和紅薯種植都通過這種方式形成産業化發展。而分配方式又保證使合作社的收益覆蓋到貧困戶。

  這種“村社合一”的管理模式已經以沿河縣文件的形式明確下來,全縣各個村莊都在推行這种經營方式。有了這樣的産業發展機制,能直接帶動貧困戶增收,保證了脫貧攻堅成效。記者了解到,沿河縣僅辣椒産業的集體經濟收益,開發出公益性崗位10488個,“兜”住了貧困戶的收入“底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王新偉 吳秉澤 魏永剛)

[責任編輯:張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