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紮實做好這三條,勇當新時代的“拓荒牛”

2020-10-15 22:05: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10月14日,習近平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慶祝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

  10月14日,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慶祝大會在廣東省深圳市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大會併發表重要講話。

  從一座落後的邊陲小鎮,到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化大都市,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深圳,用40年時間走過了國外一些國際化大都市上百年走完的歷程。這是中國人民創造的世界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跡。

  四十年波瀾壯闊,四十載滄桑巨變。在慶祝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對經濟特區建設提出了更高的期望——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努力續寫更多“春天的故事”,努力創造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跡。

  慶祝大會上,作為基層建設者代表的陸建新這樣回憶初到深圳時的心情——

  “1982年10月,18歲的我擠上了南下的綠皮火車。記得當時走出羅湖火車站,看到的是低矮的樓房、泥濘的道路、簡陋的工地,內心略感失落。”

  △2020年10月14日,中建科工集團有限公司華南大區總工程師陸建新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慶祝大會上發言。

  “現在回過頭來看,不曾想自己竟然參與了一份偉大的事業、見證了一個時代的奇跡。”回顧自己紮根深圳這些年,陸建新感慨萬千。

  今天的深圳,地區生産總值已從1980年的2.7億元升至2019年的2.7萬億元,年均增長20.7%;平均每平方公里有8.5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平均每天有71件發明專利獲得授權,平均每10人中就有1名創業者……40年篳路藍縷,深圳殺出了一條血路,也“闖”出了一條新路。

  “改革開放後黨和人民一手締造的嶄新城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一張白紙上的精彩演繹”,習近平這樣評價深圳的發展。

  堅持發展是硬道理,堅持敢闖敢試、敢為人先,以思想破冰引領改革突圍,深圳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發展奇跡。深圳經濟特區40年改革開放實踐,積累了寶貴經驗,深化了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特區建設規律的認識。

  2018年12月18日,在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會上,習近平指出,我們“啃下了不少硬骨頭,闖過了不少急流險灘,改革呈現全面發力、多點突破、蹄疾步穩、縱深推進的局面”。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這個大變局加速演進。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改革開放向何處去,牽動全球目光。

  今年5月以來,習近平反覆強調“要推動形成以國內大迴圈為主體、國內國際雙迴圈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一再表明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堅定信心和立場。

  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慶祝大會上,習近平強調要“堅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既從世界汲取發展動力,也讓中國發展更好惠及世界”。

  面對前所未有的新問題、新挑戰,我們需要更多“闖”的精神,勇當新時代的“拓荒牛”。

  在“春天的故事”感召下,1992年3月,陳志列辭去航空部北京設計院在編幹部這份“穩定”工作,到深圳開啟背水一戰的創業之路。

  △2020年10月14日,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陳志列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慶祝大會上發言。

  堅持堅定不移跟黨走的信念,懷揣走自主創新道路的精神,陳志列帶領研祥集團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

  在經濟特區40年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積累的寶貴經驗中,“堅持創新是第一動力,在全球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中贏得主動權”是重要一條。

  創新,為深圳帶來什麼?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慶祝大會上,習近平這樣説——

  長期以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和全國大力支援下,各經濟特區解放思想、改革創新,勇擔使命、砥礪奮進,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進程中譜寫了勇立潮頭、開拓進取的壯麗篇章,為全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

  40年來,深圳奮力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大力推進科技創新,經濟總量位居亞洲城市第五位,財政收入從不足1億元增加到9424億元。

  40年來,深圳堅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率先進行市場取向的經濟體制改革,首創1000多項改革舉措,奏響了實幹興邦的時代強音,實現了由經濟體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性跨越。

  △2019年11月13日至17日,第21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在深圳舉行。一大批前沿技術集中亮相,一個個創新成果閃亮發佈。圖為交易會一角。

  10月12日,習近平在潮州三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考察時,專門了解了該企業核心技術攻關情況。他説:“我們現在遇到了一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種情況下我們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就是自主創新的自力更生。”

  在10月14日的慶祝大會上,習近平強調“要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培育新動能,提升新勢能,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産業創新高地”。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這是深圳等經濟特區發展最生動的寫照。在當前激烈的國際競爭面前,在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的大背景下,我們必須走出適合國情的創新路子,特別是要把原始創新能力提升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

  慶祝大會的前一天,在汕頭考察的習近平這樣闡述此次廣東之行的深意——

  “我這一次到廣東來,就是進一步對國內外宣示,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會繼續堅定不移地走改革開放的道路,建設我們偉大富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鍥而不捨地去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面對熱情圍攏過來的市民群眾,總書記為大家加油鼓勁:“父老鄉親們,我們攜手努力,共同奮鬥!”

  “經濟特區的滄桑巨變是一代又一代特區建設者拼搏奮鬥幹出來的”“激勵企業家幹事創業”“真抓實幹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慶祝大會上,習近平這樣強調實幹。

  △2020年2月27日,地鐵建設者乘坐深圳地鐵參建單位中國交建南方公司安排的“返深專機”回深圳復工。

  社會主義中國發展到今天,取得的成就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更不是別人恩賜施捨的,而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用勤勞、智慧、勇氣幹出來的!

  一個月前,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並與基層代表座談時的講話,言猶在耳——

  “在我們這麼一個有著14億人口的國家,每個人出一份力就能匯聚成排山倒海的磅薄力量,每個人做成一件事、幹好一件工作,黨和國家事業就能向前推進一步。”

  改革開放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繁重的事業,必須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幹下去。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接力跑,我們要一棒接著一棒跑下去,每一代人都要為下一代人跑出一個好成績。

  新起點、新征程。我們惟有以“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以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風雨無阻的精神狀態,乘勢而上、起而行之,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監製丨王姍姍 張鷗

  製片人丨興來 吳璇

  主編丨寧黎黎

  編輯丨楊彩雲

  視覺丨楊麗璇

  資料丨張亞楠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