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這五年,五大發展理念這樣改變我們的生活

2020-09-28 13:21:00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字號

  △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國共産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習近平作重要講話。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

  “我們即將勝利完成‘十三五’規劃主要目標任務,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幾天前,在湖南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這樣指出。

  用中長期規劃指導經濟社會發展,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種重要方式。五年前,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在北京召開,其中一個主要議程,是研究關於制定“十三五”規劃的建議。在這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系統論述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發展理念。

  五大發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發展思路、發展方向、發展著力點的集中體現,是關係我國發展全局的一場深刻變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行動指南、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思想指引。

  五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深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迎難而上、奮發有為,我國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綜合國力、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際影響力等躍上新臺階。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面臨的國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複雜變化。“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今年9月11日,習近平在科學家座談會上的講話擲地有聲。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2020年9月14日,位於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一家科技公司車間,工人正在檢查貼片坐標準確性。

  五年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沿著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我國加快向以創新驅動發展為主的轉變,創新型國家建設不斷取得豐碩成果。

  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逐步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需要各領域協調發展,“十個指頭彈鋼琴”。

  習近平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強調,下好“十三五”時期發展的全國一盤棋,協調發展是制勝要訣。五年來,習近平多次深入考察調研、召開座談會,為推動各領域協調發展,把脈開方。

  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影響,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國上下,“十個手指彈鋼琴”,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五年來,“全國一盤棋”的經濟社會發展新藍圖清晰呈現,各領域協調發展大潮涌動。全面佈局、紮實推進,中國以點帶線、由線及面,向著更加平衡、更加協調、更高品質的發展堅實邁進。

  “人類發展活動必須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否則就會遭到大自然的報復,這個規律誰也無法抗拒。”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上,習近平歷數古今中外的慘痛教訓,深刻闡釋了綠色發展的豐富內涵——綠色發展,就其要義來講,是要解決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

  第75屆聯合國大會期間,習近平與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視頻會見時再次強調:“發展必須是可持續的,需要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係。”

  如今,生態文明寫入憲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五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生態環境品質明顯改善。

  美麗中國建設蹄疾步穩,美麗家園建設共同推進。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逆全球化思潮進一步加劇,對全球生態環境保護造成不利影響。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決維護多邊主義,建設性參與全球環境治理,為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改革開放已走過千山萬水,但仍需跋山涉水。

  面對當前紛繁複雜的國際形勢、依然嚴峻的全球疫情,“新發展格局決不是封閉的國內迴圈,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迴圈”“我們要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準,建設更高水準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形成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習近平多次表示,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決心堅定不移。

  △2020年8月15日,中鐵九局大連分公司88名員工前往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參與當地銅礦技改項目。

  五年來,習近平以宏大的歷史視野,強調要不斷擴大市場開放、不斷完善開放格局、不斷優化營商環境、不斷深化多雙邊合作,推動我國更好水準對外開放結出碩果。

  今年9月16日,商務部、國家統計局和國家外匯管理局聯合發佈的《2019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顯示,2019年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流量蟬聯全球第二,存量保持全球第三,投資覆蓋全球188個國家和地區

  “從中國的發展歷程中,我們深刻體會到,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習近平向世界展現出中國願攜手同行的誠意和決心。

  “我們想得最多的,是讓14億中國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人民”二字,在習近平心中分量最重。五年來,習近平帶領全黨牢記初心使命,不斷把為人民造福事業推向前進。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和各項突發事件,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堅強決心、堅定意志、堅實國力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彰顯了“共用發展”的理念。

  既要不斷把“蛋糕”做大,又要不斷把做大的“蛋糕”分好。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用,為實現更高品質更高水準的發展提出了目標要求和行動準則,也必將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磅薄偉力。

  △2019年9月21日,陜西省安康市秦巴山區玉米喜獲豐收。

  △2019年11月11日,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灌溪鎮田心村農民正搶抓晴好天氣採摘芙蓉花。

  回望 “十三五”,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為“十四五”的發展乃至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實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中國有信心、有意志、有能力在下一個五年再創輝煌!

  監製丨王姍姍 張鷗

  製片人丨興來 吳璇

  主編丨寧黎黎

  編輯丨楊彩雲

  視覺丨江雨航

  資料丨閆格 程昱

[責任編輯:樊繼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