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走進七彩部落 看湄潭茶旅融合之路

2020-09-25 20:55:00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字號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遵義9月25日訊(記者 武曉娟 賈佳 張相成)秋分時節,走進遵義市湄潭縣七彩部落,仿佛進入了一個童話世界。遠處,山巒起伏,雲霧繚繞;近處,一片片茶園青翠欲滴,茶香沁人心脾。在青山與茶園之間,還掩映著一座座五顏六色的民居。近年來,以茶為媒,茶旅融合,湄潭縣在帶動村民增收致富方面做了很多探索。

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湄江街道金花村七彩部落(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武曉娟/攝)

  七彩部落很美 村長很忙

  記者在七彩部落採訪時,金華村村民委員會主任劉建順一直很忙,短短一個多小時內,已先後接待了三批客人。湄潭縣融媒體中心主任瞿欣含説,七彩部落的人增收致富的願望很強烈。七彩部落實際上是湄潭縣湄江街道金華村的一個自然村民組,地處湄潭“翠芽27”茶旅一體化4A級景區核心地帶,全組共有73戶人家,總人口274人。以前,到周邊村子旅遊的人很多,人家發展得很好,只有七彩部落很窮,垃圾污水遍地,環境“臟亂差”,無人問津。

  窮則思變。後來村裏大膽創新,將原本白墻灰瓦的房子重新粉刷。同時,村裏改善人居環境,全面完善道路硬化、衛生凈化、環境美化、村寨亮化等基礎設施,建設“七彩之門、七彩傘陣、七彩民居、七彩廣場”等景觀,舉辦婚慶、採制茶大賽、篝火晚會、特色餐飲等遊樂活動,凸顯出美輪美奐的童話世界和鄉村文化。

  環境改善後,村裏也逐漸富了起來。這一點,種茶近30年的村民徐學良深有感觸。他介紹,早些年,茶園還沒有發展起來時,除了種茶,地裏還種過水稻、玉米,收入並不高,也就勉強維持溫飽。後來村裏集體種茶,發展旅遊,他的生活有了大幅改善。現在,他種了10多畝茶,開了一家民宿,一年的收入大概有30-40萬。“和以前比,基本上是‘天壤之別’。今年受疫情影響,客流量還不是很多,往年基本上一天至少一兩千人。我們村裏有30多戶都在縣城買了房,基本上每家都有小汽車。”徐學良説。

  劉建順告訴記者,近幾年來,金花村緊扣脫貧攻堅,依託資源稟賦,以茶旅融合發展為抓手,以改革創新為突破口,探索建立“人人是股東、戶戶能分紅”的新型農村經營模式,打造形成了基礎完善、産業配套、環境宜人的“七彩部落”,走出了一條“産業興、村寨美、村民富”的茶旅一體新路子。據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2019年,金花村每人平均收入達2.1萬元,核心景區“七彩部落”的村民,收入更是高達4.2萬元。

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湄江街道金花村茶園(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武曉娟/攝)

  以茶為媒 托起小康夢

  茶産業已成為湄潭農村經濟中最重要的支柱産業,湄潭縣委常委、副縣長鐘發輝介紹,在今年外貿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情況下,湄潭縣的茶葉出口仍實現逆勢增長。今年1-8月,湄潭縣茶葉的直接出口額約800萬美元,接近去年全年出口額的兩倍。

  目前,湄潭全縣茶園面積達60萬畝,2019年茶葉總産量達7.25萬噸,産值52.66億元,綜合收入139.45億元。為了讓湄潭茶葉“走出去”,帶動更多人增收致富,湄潭縣做了很多探索。一是建立工作專班,幫助企業辦理出口資質;二是通過平臺公司承接大宗國際訂單,解決企業國際渠道問題;三是通過建立週轉資金池,搭建出口融資專項平臺,解決企業流動資金問題;四是與遵義綜保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通過其外貿服務中心所有解決法務、財務、報關報檢、物流等問題。

  鐘發輝坦言,目前,湄潭茶葉出口還面臨一些困難,比如缺乏法律、外貿、財務人才等。未來,為了讓湄潭茶葉更好地“走出去”,湄潭縣將進一步打通金融、財稅堵點和痛點,在生産、加工、流通各環節嚴把品質關,補齊政策短板和産業鏈條,創新銷售渠道,通過“跨境電商+海外倉”模式把湄潭茶葉直接推薦給國外消費者。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