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幸福花開新邊疆】219國道旁的“脫貧事”

2020-09-07 21:03:00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字號

219國道的標識。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年巍/攝

  219國道,也稱為新藏公路,從新疆葉城到西藏拉孜,橫穿舉世聞名的崑崙山、喀喇崑崙山、岡底斯山脈、喜馬拉雅山脈,全長2140公里。

  西藏自治區林芝市朗縣金東鄉秀村離219國道不遠,這裡的村主任其帕是一位能人。他開車搞過運輸,做過木材和蟲草生意,還創辦過砂石廠。“我們村共有108戶、306人。村民的收入主要來自於蟲草採集和辣椒種植。”其帕對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自己生活越來越好後,就想著帶著大家一塊兒致富,不能讓大家害怕走出去。

朗縣金東鄉秀村村主任其帕。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張相成/攝

  為此,其帕帶頭成立了紫金朵農牧民施工隊,解決了村裏部分有勞動力的貧困戶就業問題。同時,他還組織群眾在全村大力開展辣椒種植。資料顯示,2016年,秀村共精準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戶12戶18人。經過大家共同努力,2018年實現整村脫貧摘帽。

  脫貧之後,如何不返貧,繼續增收致富是一個很重要的話題。近些年來,其帕看到了219國道建設帶來的有利契機——用工需求和用車需求,就主動組織村“兩委”商量討論發展集體經濟的事情。“這個工程項目正好需要挖掘機,我就跟村主任各出資10萬,其餘通過貸款,買了一台價值90萬元左右的挖掘機。通過出租給項目部賺取租金,這些錢將來都給村民來分紅,貧困戶將會多分2%。”其帕説道。

村民在採摘辣椒。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席田亮/攝

  另外,其帕還帶領村“兩委”籌集資金8.8萬,以貧困戶名義購買了一輛灑水車,同樣是租給他人賺取佣金用於貧困戶分紅。“如今,本錢已經收回來了,每年村裏的收入也能多一些了。”其帕對自己的選擇滿意。當然,跑運輸的老本行也沒有放棄。其帕個人出資2.5萬元購買了一輛二手貨運汽車,用於運輸材料,兩年下來也有不少收入用於村民分紅。

  扶貧不僅要扶志,更重要的是扶起貧困戶的“心”,把脫貧的志向和實幹的決心融合在一起。改造貧困群眾的“等靠要”思想,這就需要將扶貧工作的重點轉移到思想教育上。談到這點,其帕感觸頗多。“現在的政策這麼好,我反覆跟村民們講解。國道建設需要人力和物力,大家要勇敢地走出去,把握好收入能夠增加的機會。”如今,秀村的很多村民都已經“動起來”了,219國道也將見證更多村民脫貧致富的故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年巍 席田亮 張相成)

[責任編輯:張亞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