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發現最美鐵路】助力沿線産業發展 昌贛高鐵為脫貧攻堅注入新活力

2020-08-19 23:10:00
來源:光明網
字號

  光明網訊(記者 李俊男 陶媛)“之前來蕉溪這邊要從縣城繞一圈,30多公里,騎車一個多小時,現在走這條路,十幾分鐘就到了”,興國縣高興鎮華坑村農戶胡美連原先在華坑村摘煙葉,每天賺60元,收入還有季節性。自從永豐鄉蕉溪村建設興國西站,華坑村與蕉溪村之間修建了4公里的便道,胡美連就選擇在蕉溪村務工,每天能賺120元,出行交通也很方便。

  鐵路作為國家重要基礎設施,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點帶動作用。2019年12月26日,昌贛高鐵正式開通運營,作為原中央蘇區第一條350公里時速的高鐵,也是一條服務蘇區振興的快速路,昌贛高鐵的開通運營不僅有利於沿線瑞金、贛縣、泰和、萬安、新乾等縣市區域功能開發,支援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還能助力沿線産業發展,為“精準扶貧”項目的實施提供有力保障。

  邁入“高鐵時代” 刻畫鄉村旅遊精品點

  萬安縣位於江西省吉安市,農村人口18.7萬人,超過全縣總人口的一半。對於萬安縣而言,破解農村發展難題至關重要。昌贛高鐵的開通運營,結束了萬安縣不通火車的歷史,一步邁入“高鐵時代”,圓了萬安人民的高鐵夢。這不僅方便了萬安縣百姓的出行,也促進了美麗鄉村建設和當地特色農産業的發展。以“生態立縣,旅遊興縣”為發展理念,萬安將高鐵沿線8個行政村、27個村點串點成線、連線成面,打造成高鐵沿線“吉安境內最美風光帶”。

【發現最美鐵路】助力沿線産業發展 昌贛高鐵為脫貧攻堅注入新活力

  光明網 李俊男攝

  夏木塘就是其中的代表,它原是個空心村,村莊戶籍人口雖然有40多戶,但只有9戶常住人口。院墻破壞、雜草叢生、臟污狼藉使得這裡顯得異常荒涼。2017年9月,夏木塘的命運被改變。因其距離萬花世界僅500米,夏木塘被納入萬花世界旅遊聚集區的功能拓展區。經過改造,村落乾淨整潔、古樹環繞、趣味十足,被評為“中國十大鄉村振興示範村”,成功成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

  在高鐵通車後,遊客更是絡繹不絕,僅“花花世界”鮮花觀光園就曾創下日接待2萬遊客的記錄,提供了200多個就業崗位,陸續帶動60多戶貧困戶增收致富,實現了全面脫貧。鄉村旅遊帶來的巨大變化,使越來越多的外出務工人員選擇回鄉創業、在家門口就業,這也是鄉村旅遊提檔升級的新生動力。

  萬安縣也緊抓機遇,在周邊美麗鄉村建設中,不斷提檔升級。結合高鐵萬安縣站的落成,萬安縣再佈局推進10公里鮮花大道和投資6.3億元的貴澳鮮花小鎮建設,一批新的鄉村旅遊精品點在萬安鄉村悄然興起。

【發現最美鐵路】助力沿線産業發展 昌贛高鐵為脫貧攻堅注入新活力

  光明網 李俊男攝

  借助高鐵東風 “拐彎”打通村民致富路

  除了萬安縣,隔壁的興國縣也享受到了昌贛高鐵開通的紅利。扶持興國縣這個譽滿中華的將軍縣、烈士縣和蘇區模範縣,昌贛高鐵在修建時特地在這裡“拐了個彎”。高鐵興國西站的建成,縮短了興國縣至其他地區的時空距離,促進了興國縣的功能開發,帶動了興國縣扶貧項目的實施。

  興國縣的劉衍明曾在自己創辦的明旺製衣廠招收11個貧困戶,成為興國縣脫貧攻堅的扶貧車間,但多年來交通不便、進貨週轉時間長成了困擾其發展的“絆腳石”。昌贛高鐵開通後,從興國縣到製衣廠原料進貨的長三角地區只需要2到3個小時,減少了時間成本。“我們廠就在興國站和興國西站的正中間”,提及開通的昌贛高鐵,劉衍明很開心,“高鐵開了日子肯定越來越好,我們還準備擴大規模,帶著鄉親們一起脫貧奔小康!”

  興國縣邁進高鐵時代後,將電子資訊産業作為首位産業,進行了廣泛招商引資。“高鐵更大程度地實現了人與貨物分流,對提升物流速度,降低物流成本有不容小覷的作用。” 入駐的電子資訊企業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新區的交通區位優勢。截止2020年3月,興國縣共有47家電子資訊産業企業,增加值逆勢增長17.1%,高於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21.7個百分點,拉動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7個百分點。

  目前,興國縣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主攻工業、三年再翻番”決策部署,積極強抓京九(江西)電子資訊産業帶和贛粵電子資訊産業帶建設契機,按照瞄準細分市場、依託核心技術、實現全産業鏈集群發展的模式,逐步建立産業鏈條完善、産品核心競爭力較強的産業鏈條,實現以電子資訊産業的快速發展,加快工業崛起步伐,打通村民的致富路。

  “人心齊,泰山移”。打贏脫貧攻堅硬仗,必須聚合全社會之力。昌贛高鐵的建成,不僅帶動了沿線貧困地區的發展,也讓越來越多農特産品也“乘坐著高鐵出村”,助力脫貧攻堅按下“快進鍵”。

  [ 責編:楊亞楠]

[責任編輯:房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