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多家知名民企共投資1166.5億元傾力支援湖北經濟重振

2020-08-18 14:37:00
來源:經濟日報
字號

  近日,全國工商聯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中國光彩會在湖北武漢共同開展以“心手相連、助力湖北”為主題的“知名民企湖北行”活動,活動以“心手相連、助力湖北”為主題,全國知名民營企業家聚會武漢,為湖北疫後重振建言獻策、加油助力。

  活動現場,30個項目現場集中簽約,投資金額共計1166.5億元。投資項目涉及晶片製造、新能源電池、新型建材、醫用材料、特種智慧設備等新科技、新材料、智慧製造等産業,同時還包含智慧醫療康養、商業文創旅遊、特色種植養殖等項目。其中,100億元以上項目5個、50億元至100億元項目2個、10億元至50億元項目17個。

  據介紹,湖北解除離鄂通道管控以來,各市州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招商引資和民營經濟發展,已簽約引進民營企業投資湖北項目1577個,投資金額4765.13億元,為湖北集聚了人心、凝聚了財氣、匯聚了商氣。

  助力湖北發展“總部經濟”。“産業基礎加上良好的營商環境,讓我們對投資湖北越來越有信心。”全國工商聯知名企業委員會輪值主席、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永好告訴記者,此次湖北行期間,計劃到武漢市江岸區考察,就集團華中區域總部選址一事和當地相關部門進行溝通。今年以來,新希望集團已組織多場湖北專場招聘會,截至7月底,已在湖北招聘1427人。劉永好介紹,未來3年,集團要在湖北投資約200億元,新增約4000個各類就業崗位,並通過産業上下游拉動就業2萬人以上,“將重點圍繞農牧食品、生態環保、數字經濟、就業培訓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

  “湖北農業資源突出,市場前景廣闊。”三全集團、萬江新能源集團董事長陳澤民表示,集團將投資8億元,在武漢建設三全食品長江中部總部基地,以實際行動支援湖北疫後重振。陳澤民説,總部基地建成後,可帶動當地農副産品增值,並提供就業崗位4000多個,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加快大健康産業佈局。“健康是最大的挑戰,也是最大的機會。武漢是泰康除北京總部外投資最多的城市,我對家鄉的信心從來沒有改變。”湖北省楚商聯合會會長、泰康保險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陳東升説,湖北和武漢可以立足長遠,在復工復産的基礎上,加快對大健康産業的佈局,打造中國大健康中心的龍頭。

  陳東升介紹,泰康將推動3件事來支援湖北經濟社會發展:一是通過泰康“公共衛生及流行病防治基金”推動武漢大學與哈佛大學合作,為武漢公共衛生與大健康産業建設引入全球智慧;二是加快推動和武漢市政府合作的大健康産業基金與大健康産業園落地;三是聯合楚商聯合會支援第二屆世界大健康博覽會,與更多大健康領域企業努力確立武漢在大健康領域的領先優勢。

  復星集團則計劃投資50億元打造集健康文化、國際智慧健康社區、國際康養享老園區、品質教育學區于一體的智慧文教康養産業基地。復星國際集團董事長郭廣昌介紹説,在今年5月開展的“全民新冠核酸檢測大排查”中,復星集團自主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試劑和診斷方案,幫助武漢100多萬名群眾進行了排查檢測。復星集團也通過鄉村醫生走訪湖北省6個貧困縣和武漢市部分社區以及大學實施“建設湖北省社區健康”活動,積極參與湖北省健康體系建設。

  近期,工信部門重點支援湖北穩定汽車、電子資訊、生物醫藥等優勢産業鏈,加快推進一批重大項目建設,提升5G、工業網際網路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水準。抓住湖北重大機遇和政策紅利成為企業家的共同選擇。

  “我們將發揮自身産業積累與經驗,助力湖北發展。”正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南存輝表示,正泰作為電力設備及新能源企業,正搶抓機遇,整合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一代資訊技術,推進工業網際網路與大數據雲平臺建設,加快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期待以此次活動為契機,與湖北務實合作,在實現企業自身健康發展的同時,推動湖北疫後重振、脫貧攻堅和高品質發展。”南存輝説。

  針對湖北省反映的45萬名應屆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等問題,活動還搭建“惟楚有才”就業創業人才服務平臺,企業崗位與大學生求職意向等資訊直接匹配,幫助企業招才引智,促進企業中長期人才戰略實施,助力保就業、穩就業工作。截至目前,“惟楚有才”服務平臺累計有2193家企業提供106203個就業崗位。(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柳潔)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