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天天學習丨一則古語寄深情

2020-08-18 13:49:00
來源:央視網
字號

  “善為國者,遇民如父母之愛子,兄之愛弟,聞其饑寒為之哀,見其勞苦為之悲。”

  這句習近平總書記引用過的古語,寄託著人民領袖心繫蒼生、大愛無疆的扶貧情結。

  2015年10月16日,在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主旨演講中,習近平主席深情回憶——

  時光回溯到30年前, 1990年5月,習近平即將離開工作了兩年的福建寧德,他在給地直機關領導幹部的臨別贈言中説——

  為何一則三千餘年前的古語被習近平反覆引用?除了典故本身民本思想的深刻意蘊外,還源自他不忘初心、始終堅持人民立場的真摯愛民情懷。

  【釋義】

  西漢經學家劉向在《説苑政理》中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三千多年前,周武王向姜太公詢問治國方法,太公答道:“治國之道,愛民而已。”接著,二人就愛民方式方法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最後太公總結道:“善為國者,遇民如父母之愛子,兄之愛弟,聞其饑寒為之哀,見其勞苦為之悲。”為國:治理國家;遇:對待。意思是,善於治理國家的人,對待百姓就像父母愛護子女、兄長愛護弟弟一樣,聽到他們挨凍受餓就感到哀傷,看到他們勞苦不堪就感到悲痛。  

  愛民是劉向民本思想的主要內容,對此,他在《新序》中還有進一步闡述:“良君將賞善而除民患,愛民如子,蓋之如天,容之若地。”主張治國者應像天地一樣庇護包容他的子民,這就是成語“愛民如子”的由來。

  【解讀】

  扶貧工作,最能體現習近平總書記深沉的愛民情懷。40餘年來,從生産大隊的黨支部書記,到主政一方的領導,再到泱泱大國的掌舵領航人,習近平始終牽掛著貧困群眾,為扶貧工作嘔心瀝血。愛民之心,未嘗稍懈。

  在陜北梁家河,他把自己看作黃土地的一部分,帶領鄉親們打井、修梯田、打壩淤地、建沼氣池,向著“一年四季能吃上玉米麵”的樸素目標而奮鬥。

  在河北正定,他扛著自行車蹚過滹沱河,跑遍全縣200多個村莊,探索改革脫貧新路徑。為摘掉正定“高産窮縣”的帽子,他如實反映高徵購使農民負擔過重的現象,很快就解決了當地農民溫飽問題。

  在福建寧德,他的足跡遍及閩東9縣鄉鎮,進村入戶,訪貧問苦,一心要讓鄉親們徹底擺脫貧困。

  主政福建時,他提出 “真扶貧、扶真貧”,並親赴寧夏調研對口幫扶工作,推動“閩寧協作”在寧夏大地結出纍纍碩果。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人類減貧事業的戰略高度,精心擘畫精準脫貧工作。他懷著一顆愛民之心,走遍了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訪貧問苦,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

  2020年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一場世所罕見的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戰“疫”過程中,習近平總書記始終不忘扶貧大業,一次次重要會議和地方調研,瞄準真問題,下足真功夫,帶領14億中國人民迎難而上,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相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一定能克服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者:楊立新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責任編輯:楊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