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身嵌兩塊鋼板的抗洪硬漢——記江西省鄱陽縣油墩街派出所教導員曾潔林

2020-08-16 16:29:0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字號

  【防汛搶險先進典型】

  光明日報記者 胡曉軍 光明日報通訊員 呂麗琳

  從警16年,他一直工作在平凡的基層崗位上,也曾經歷過驚險的生死瞬間。今年7月,面對洶湧而至的特大洪水,身上還嵌著兩塊鋼板的他,憑藉著鋼鐵意志,堅守一線力戰洪魔,守護著人民群眾的平安。

  他叫曾潔林,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公安局油墩街派出所教導員,也是油墩街鎮油墩街村扶貧第一書記。

  兩塊鋼板撐起的鋼鐵意志

  7月8日,鄱陽縣遭遇特大洪水,油墩街鎮西河水位暴漲,崇復圩漫頂。

  當日16時,從全縣扶貧工作會場出來的曾潔林直奔汛情嚴重的荻溪村。

  此時的村落,已漸成一片汪洋澤國,水流湍急處,甚至有村民房屋頃刻被捲入洪流。

  “鄉親們,儘快轉移,安全第一!”情況緊急,沒有擴音器,曾潔林竭力嘶吼。聽到勸導,一些村民陸續奔向高處。

  橋下洶湧而過的洪流,讓站在橋面的曾潔林感覺到有些晃動。“不行,群眾再不抓緊時間轉移,會有危險的!”曾潔林邊説邊蹚水往村子方向走。

  “曾教,你身上的傷還沒完全好呢,交給我吧!”同事李雷見狀極力相勸。“沒事,我這手臂和膝蓋都是加了鋼板的,比一般人更有力!”曾潔林走在了前面。

  兩年之前,曾潔林因公負傷,身體多處骨折,左腿和左手至今還分別打著一塊30釐米和10釐米的鋼板。

  “大爺、大媽,趕緊轉移到安全的地方,我們白天黑夜都有人在這邊,家裏的東西你們放心。”荻溪村裏,兩位老人因家裏一樓進水不深,執意不肯轉移,曾潔林耐心做工作,幫忙把一樓物品簡單歸置好後,攙扶著他們蹚水到安全地點。

  蹚著過膝的洪水,一次又一次地幫助村民轉移,曾潔林忙至深夜,此時腿腳已腫脹。

  7月9日上午,消防、藍天救援等救援力量相繼加入油墩街的抗洪搶險中,曾潔林一邊為救援隊伍引路,一邊協助轉移人員和物資。15時左右,當他用力把一個小女孩從救生艇抱上岸時,突然感受到一股鑽心的刺痛,背上一陣冷汗——因為腿腳長時間浸泡在洪水裏,加上超負荷工作,打著鋼板的左腿發出了不堪重負的“警報”。然而,曾潔林咬牙硬挺,此後連續幾天,他每天至少連續工作15個小時,安全轉移群眾600余人。

  警察“第一書記”的牽掛

  2018年7月,曾潔林因為表現突出,被提拔為油墩街派出所教導員,兼任油墩街鎮油墩街村扶貧第一書記。這個村是鎮裏貧困人口最多的地方。

  “在脫貧摘帽的關鍵時期,千萬不能因為洪水影響貧困群眾生活。”在全力做好抗洪應急工作的同時,曾潔林始終惦記著油墩街村的扶貧事宜。

  組織村幹部和村民代表迅速組成抗洪突擊隊,24小時加強汛情巡查,做好緊急轉移預案;安排村民一對一關注7戶貧困孤寡老人的生活情況……作為油墩街村的扶貧第一書記,曾潔林把一件件具體事情與村幹部對接落實。考慮到村裏兩個輟學後被勸返校的孩子馬上就要中考,他又和孩子的父母聯繫,囑咐他們一定要鼓勵孩子克服畏難情緒。

  7月17日早上,曾潔林提前幾個小時到油墩街中學中考考點,帶著同事對學校周邊又巡邏了一遍,做好各項安保準備。7點30分,他看著那兩個輟學被勸返校的孩子自信滿滿地走進考場後,轉身回到了西河聯東圩的執勤點。

  替犧牲戰友完成從警使命

  2017年9月30日,曾潔林在和戰友偵辦一起特大電信詐騙案取證返回鄱陽的途中,遭遇車禍。他身受重傷,戰友陳馳因公犧牲。

  “戰友犧牲了,我要替他完成從警使命!”懷著這種念想,曾潔林傷勢未愈,就拄著雙拐出院回到了工作崗位上。

  兩年前,曾潔林到挂點扶貧村報到就任第一書記,第一天,村裏卻議論紛紛。“新來的第一書記走路都不利索,能行嗎?”

  拄著拐杖的曾潔林在當天下午就挨家挨戶到府走訪。摸清底數後,他從抓村“兩委”班子建設入手,待配強班子後,又連著給村“兩委”和黨員代表上黨課,組織全村衛生評比,開展各類文體活動。

  幾個月後,村民有事就找曾潔林商議。一年後,村裏面貌煥然一新,村委會成了“聚心室”,村幹部成了村民的主心骨。村民、村委會、鎮黨委紛紛請求上級組織讓曾潔林繼續擔任村裏的第一書記。

  從警16年,因為各方面表現突出,曾潔林先後榮獲江西省公安機關愛民模範、上饒市警察之星等榮譽稱號,榮立個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兩次,多次獲鄱陽縣公安局嘉獎。

  “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實實做事、兢兢業業工作,這是我的座右銘。”曾潔林説。

  《光明日報》( 2020年08月16日 02版)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