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弄勇村,用水不再愁(大國小家扶貧印記)

2020-07-30 10:09: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字號

  5月28日,譚鳳金的女兒(中)在家裏接水。

  覃文軍攝(人民視覺)

  2017年9月2日,弄勇村村民在修建家庭水櫃。

  新華社記者 黃孝邦攝

  在廣西大化瑤族自治縣板升鄉弄勇村,深山裏的路邊排著一溜家庭水櫃。它們肚子深,塊頭大,是弄勇村每家每戶的寶貝。從水櫃拉一根水管到家裏,鄉親們就再也不會為用水發愁了。

  擱以前,村裏人喝水只能用“難”來形容——石頭縫裏漏,雨水難留;離家十來裏,河水難運;凈化設施差,有水難喝。在大化縣這樣的石漠化地區,飲水安全曾是長期以來的難題。

  回憶起以前用水的經歷,村民譚鳳金扛出一根竹扁擔來。“那時候,遇到旱季沒有雨水,我們只能去河邊挑水,要爬山過坎。挑上五六十斤的水,來回花兩三個鐘頭。”她説。

  水資源的匱乏,曾是這裡脫貧致富的阻礙。家庭水櫃建好之前,譚鳳金家是貧困戶,僅有的七分玉米地一旦遇到大旱就會大幅減産。而發展養殖等其他産業,更是想都不敢想。

  2016年,大化縣開展新一輪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一大批集中供水、家庭水櫃等工程開工。2018年,在政府出資1.3萬元的基礎上,譚鳳金自家添補了3000元,家庭水櫃動工了。當年9月,60立方米的水櫃完工時,譚鳳金買了一大塊肉來慶祝。她的女兒回憶説:“那頓飯,我們吃得比過年還好。”

  “十三五”以來,廣西加快實施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初步建立起農村飲水安全保障體系。廣西壯族自治區水利廳有關工作人員介紹,截至目前,廣西共建成農村集中供水工程5萬餘處。今年,還計劃鞏固提升2319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

  喝水難這個心頭事解決之後,譚鳳金養了一頭牛,還建了雞舍。譚鳳金家在2018年年底脫貧,往後的日子越來越興旺。

  《 人民日報 》( 2020年07月30日 10 版)

[責任編輯: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