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幾個關鍵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完善和發展我國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必須堅持從國情出發、從實際出發,既把握長期形成的歷史傳承,又把握黨和人民在我國國家制度建設和國家治理方面走過的道路、積累的經驗、形成的原則,不能照抄照搬他國制度模式,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一條基本的邏輯,照抄照搬他國經驗、他國模式的現代化道路,在中國沒有前途和出路,也不可能成功,中國只能走符合本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國家治理現代化也必須遵循而不能違背這一邏輯。這就要求我們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進程中,必須牢牢把握加強黨的領導、立足中國國情、堅持改革開放這幾個關鍵。
加強黨的領導
中國共産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産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國家治理現代化走符合本國國情的道路,必須加強黨的領導,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國家治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加強和完善國家治理,集中力量辦大事,統一有效組織各項事業、開展各項工作;才能成功應對一系列重大風險挑戰、克服無數艱難險阻,始終沿著正確方向穩步前進。
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國家治理體系是由眾多子系統構成的複雜系統,而中國共産黨就是這個系統的核心。人大、政府、政協、監委、法院、檢察院、軍隊等,都要堅持中國共産黨領導。習近平總書記對黨的領導核心作用作了鮮明生動的闡述,他強調:形象地説是“眾星捧月”,這個“月”就是中國共産黨。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疫情防控作為頭等大事來抓,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堅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領導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打好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在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取得積極成效。這再次彰顯了中國共産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再次證明了黨的領導是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定海神針”。
當然,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和人民群眾期待相比,我們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方面還有不足,還有亟待改進的地方。比如,這次疫情就暴露出我們在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和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方面還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發展環境越是嚴峻複雜,越要堅定不移深化改革,健全各方面制度,完善治理體系,促進制度建設和治理效能更好轉化融合,善於運用制度優勢應對風險挑戰衝擊。我們要深刻認識到,應對和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和挑戰,關鍵在黨。解決國家治理現代化進程中面臨的一些問題,必須靠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靠黨把好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方向盤。為此,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完善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的各項制度,健全黨的全面領導制度,健全為人民執政、靠人民執政各項制度,健全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準制度,完善全面從嚴治黨制度,健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推動全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使黨的領導更加適應實踐、時代、人民的要求。要在黨中央統一領導下,科學謀劃、精心組織,遠近結合、整體推進,確保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所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全面落實到位。
立足中國國情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國家治理現代化要行穩致遠,必須培基固本,始終牢牢立足中國的歷史傳承、文化傳統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
中華民族5000年悠久的歷史和獨樹一幟的燦爛文化,積累了豐富的治國理政經驗,其中既包括昇平之世社會發展進步的成功經驗,也有衰亂之世社會動蕩的深刻教訓。新時代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必須深入了解我國歷史和傳統文化,深入總結我國古代治國理政的探索和智慧、經驗和教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古代的成功經驗,我們要本著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學態度,牢記歷史經驗、牢記歷史教訓、牢記歷史警示,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益借鑒。”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的選擇,以及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立柱架梁,是由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形成的生産力水準和經濟基礎決定的。我們不能離開這一基礎抽象地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既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又同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生産力發展水準相適應,是黨和人民的偉大創造。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新時代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必須始終立足於我國生産力和經濟基礎的具體狀況,堅持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水準出發,有領導有步驟地進行,努力做到既不罔顧國情、超越階段,也不因循守舊、墨守成規,使國家治理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堅持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水準出發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必須堅決反對不顧國情照抄照搬他國經驗、他國模式。世界上曾有一些走所謂國家治理現代化“捷徑”的國家,罔顧自己的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盲目引進和照抄照搬西方發達國家的所謂“現代化”模式,結果其治理實踐並未實現經濟快速發展、政局長期穩定和民生持續改善,相反卻跌入社會動蕩、政局不穩、經濟衰敗和民生凋敝的深淵。
堅持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改革開放中産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目標也將在改革開放中實現。
首先,要牢牢把握改革開放的前進方向。通過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自我完善和發展、永葆生機活力。要在堅持好、鞏固好已經建立起來並經過實踐檢驗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前提下,堅持從我國國情出發,繼續加強制度創新,抓緊制定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急需的制度、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備的制度,努力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範、運作有效的制度體系。當前,要針對這次疫情暴露出來的短板和不足,抓緊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通過全面加強和完善公共衛生領域相關法律法規建設,改革完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改革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健全重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健全統一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國家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需要注意的是,我們的改革怎麼改、改什麼,要有政治原則、底線和政治定力。我們的方向就是不斷推動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而不是對社會主義制度改弦易張。
其次,要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科學把握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之間相輔相成、有機統一的關係,既不互相替代,又不畸輕畸重。必須在著力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同時,注重治理能力建設,大力提高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能力和水準,增強治理主體按制度辦事、依法辦事的意識,善於運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國家。當前,迫切需要強化制度執行力,健全權威高效的制度執行機制,加強制度執行的監督,切實把我國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